这一功能权益的出现,主要对照的是用户偶然搜索某关键词后,算法一直推荐相关话题和问答,对用户造成困扰的现象。但这种通过用户手动设置来屏蔽的方法可能无法根本性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还要考算法的内部优化。比如在反垃圾内容上,知乎就引入了“瓦力”和“悟空”两大AI系统,因此相信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寻求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另一大会员权益“评论带图”则相对直接,开通会员后只要在评论时都能在最左边直接显示,目前评论的图片不会被折叠,会在评论区直接显现。
不过关于评论带图,剁主在这里有两个忧虑。一个是作为评论的图片,多少都会承担起表达情绪的作用,会不会娱乐化严重,对原有社区调性造成损害;另一个是知乎一贯对广告、推广一类把控严格,不允许发带有营销推广性质的文字在问答社区中,允许评论区发图后会不会垃圾信息泛滥、小广告盛行。关于这两点,知乎方面则向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表示,都有提前的预设,也有相应的措施,不会因此影响到社区氛围和质量。
目前看来,这两大会员核心权益的增设,对知乎整体的社区影响并不大,也体现出了知乎向小娱表示的,他们对问答社区的任何改动一直持有的谨慎态度。此外,知乎还表示,盐选会员不会对知乎社区本身秩序和问答排序的公平性产生影响。
此外,关于社区「功能权益」,还有很多知友认为没有解决痛点,要求会员享受去广告的呼声并不在少数。“没有去广告你说个锤子。”、“只要免广告,价格一天一块钱以下,钱,拿去。”知乎feed流中的广告一直饱受诟病,似乎也是知乎商业化的一大痛点。
陷在知识付费中的知乎,终于找到了另一条路
知乎作为拥有超过2.2亿用户,以18-35岁、追求自我提升的年轻人群为主体的内容社区平台,在商业化上一直表现的较为克制,爱惜羽毛。6年时间里,除了常规的广告收入外,基本上依靠电子书、出版和知识付费这几块与内容变现直接相关的部分。在同等体量的互联网产品中,变现渠道较为单一。
近几年,知乎在知识付费方向上相继推出知乎Live无限计划、知乎·读书会、知乎超级会员等。尽管手握一众大V资源,但或许缺乏精益化策划与运营,一直鲜有爆款出现,在整个知识付费领域表现也并不突出。
知乎Live在用户体验和品控上一直做得不尽如人意,导致Live质量参差不齐;读书会在樊登读书会、新世相读书会等已做出口碑和规模下入局,又没有建立起非常强的质量优势,反响平平;私家课部分也少有知乎独立策划制作的精品课,大部分课程都是多平台分发,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较差。
以及,知乎用户普遍对内容比较挑剔,知识付费领域割韭菜现象严重,对用户信任迅速透支等,这些都迫使知乎在知识付费外,找寻新的突破口。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发现,此次为盐选会员付费的,大致可分为两种用户。一种是因为199买一年知乎会员,还送一年京东PLUS会员和爱奇艺会员,觉得价格划算,反正另外两个也要买,算下来非常超值。
目前,在京东上购买年卡会员价格是148元,也赠送爱奇艺和知乎会员,但赠送的是知乎读书会员而非此次盐选会员,这一点其实京东上标记的非常清楚,但还是有用户以为可以钻空子,省下50块而去京东上购买,结果又退订的情况发生。
这也反映出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在培养了付费习惯后也往往会精打细算,理性消费的一面。同时也令人担忧如果知乎下一阶段一旦停止了与其他家的联合售卖,那么是否会导致部分用户会员的流失。当然,如果知乎能凭借此次盐选会员的高质量付费内容,将这部分价格敏感的用户成功转化,那么或许可以不必为此问题担心。
另一种付费用户则属于确实有学习需求,本来也是有在其他平台购买课程和内容的计划,比如仅戴锦华的《电影大师课》在豆瓣时间上就要158元,不如添点钱直接在知乎上购买盐选会员,还能听其他更多课程来的划算。说白了,这部分用户买的是性价比。
因此,在盐选会员的知识付费内容权益中,还增添了300 盐选杂志,和10000 盐选电子书来加镑内容砝码。据悉,杂志中不乏《VOGUE》、《焦点》、《北京青年周刊》等国内一线杂志刊物,这在目前杂志式微,价格和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吸引力。目前盐选杂志上线22家杂志,包括《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