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脓肿型:肿大淋巴结中心软化,逐渐扩大或突然增大,有波动感而形成脓疡。若继发感染,则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2)溃疡型:脓肿波动变为表浅,极易破溃,流出稀薄的干酪样脓液,创口经久不愈,形成窦道或溃疡。
3)结节型:起病缓慢,首发局部多为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初如蚕豆大小,质地较硬,散在而活动,可有轻压痛,无粘连。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核体积增大,活动度逐渐减少,粘连成串。此状态可维持数月无明显变化。
4)浸润型: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块,有明显的淋巴结周围炎,与周围组织、皮肤粘连,中心部软化即出现干酪坏死,移动受限,疼痛与压痛均增强。
淋巴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一)全身治疗 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全身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
(二)局部治疗
1.少数局限的,较大的,能推动的淋巴结,可考虑手术切除。
2.已形成寒性脓肿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潜行性穿刺抽脓。
3.寒性脓肿破溃形成溃疡或窦道者,如继发感染不明显,可行括除术。
4.寒性脓肿继发化脓性感染者。需先行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必要时再行刮除术。
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对来说,颈部淋巴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更为简单,治疗时间短,治疗彻底,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比较安全,手术治疗可以一次性将患者病灶去除,且对于存在化脓红肿等现象的患者,可以将脓液清除,彻底刮净肉芽和干酪坏死组织,在术后残腔放置抗痨药物,提高患者伤口愈合率。
淋巴结核在春季及*早期(前3个月)和产后1年内发病率高。饮食宜忌
宜食品:芋艿、茨菇、山药、荸荠、黑鱼、黄鳝、鳖、鸽子、蜂蜜、菊花脑等。
忌食品:猪头肉、猪蹄爪、公鸡、鹅、鲤鱼、黄鱼、虾、蟹、海鲜、辣椒等。
慎食品:猪羊肉、鲫鱼、带鱼、螺蛳、春笋、荠菜等。
无缘无故脖子上长了疙瘩,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参考资料:1.刘永桃. 分析传染病患者合并淋巴结核的手术治疗与护理配合[J]. 智慧健康, 2018(14).
2.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et al.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8):718-722.
更多科普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