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开封后油墨味刺鼻、封面色彩黯淡或过于鲜亮、纸质粗糙划手、字迹模糊不清……也许你已经无意中入手了盗版书籍。
一直以来,盗版就是图书市场根深蒂固的顽疾,当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有意识让孩子多看童书时,盗版在童书领域则表现得更加猖獗。也有很多家长注意到,盗版童书不仅伤害孩子的视力,难闻的油墨味和粗糙的工艺伤害孩子的身体,内文中还经常出现错别字影响孩子对书的理解,难以吸引孩子的兴趣。
在今年3·15之际,我们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多位家长,也就此与多家童书出版社编辑连线,并咨询了律师。梳理后发现,面对盗版童书,家长和出版社方面均表示深受其害,却防不胜防。出版社方面称目前的“打盗”只能是针对具体书商,结果往往耗时耗力陷入游击战的泥淖不说,还收效甚微。
因童书销售长期与折扣绑定,盗版童书铺天盖地出现在各个销售渠道,凭借低价吸引家长注意,甚至日渐蚕食正版图书的生存空间。面对家长在选购时提出的是否为正版的疑问,盗版书商往往闪烁其词。多位出版社编辑也表示“甚至不忍心点开充斥着盗版的平台页面”。为何面对盗版童书,多方声音最终都陷入了一声叹息?
采写 | 申璐 申婵
盗版之猖狂:家长和编辑都在大倒苦水
盗版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它包含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情况中,翻印由于成本低廉、工艺要求较低而成为盗版书商主要采用的形式。翻印是指因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印刷一种书名、著者、出版社、ISBN号等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与正版图书一致的图书,它侵犯的是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等权利,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盗版形式。
那么这种盗版童书主要分布在哪些平台?哪些书容易被盗版?家长们真的会因为一本书很便宜就不顾及是不是盗版而把它买回家吗?我们向小童书读者群的家长发出了一份问卷,得到了53份关于盗版童书的回答。
从购买渠道来看,盗版童书遍布各个电商平台。在53人中有42人表示自己会刻意避开疑似盗版的童书,有33人表示对童书盗版行为深恶痛绝,有45人总结了盗版书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我们采访童书编辑时,编辑对盗版童书的描述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