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炖墨鱼,黄姑鱼的鲜,加上墨鱼的香,珠连壁合,美味无比。如今这道美味早已成为当地餐馆、酒店的一道名菜,价格不菲。
但在百姓家中,它依然保留着渔家生活的质朴与智慧。辛劳的人们用它来做下酒菜,似乎也就成了一种最自然的幸福。
营养味美的“光鱼”光鱼也叫“海鲇鱼”“鲇光鱼”“傻鲇光”“傻楞巴”“海楞嘣”,是底层鱼类,生长于海水中。皮肤呈灰色或灰背腹黄色,体形似胡萝卜,头大而扁,略似淡水鲇鱼,嘴大但无须,但尾部很细。一般天然鱼一龄有15-20厘米,一龄以上可到30厘米。在北方冬季寒冷,一般不能越冬。
近些年来,红岛大多的养虾池都有养这种光鱼,因为它能为你筛选出优良的虾来,在这样的池中鱼虾混养,而且饵料很是充足,30厘米长的光鱼已经不算是罕见了。同时,光鱼鱼肉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含量低,胆固醇也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在提供人体必要营养的同时又可润肤抗老、补血益气。再加上烹饪简单、味道鲜美,在红岛颇受欢迎。
光鱼最常见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光鱼炖豆腐,另一种是红烧光鱼。
光鱼破肚洗净,豆腐切成小块备用。锅中倒油,葱姜爆锅,加花椒和大料,倒入热水。烧开后,放入洗好的光鱼烧开一会,然后再放入豆腐,盖上锅盖炖煮三十分钟左右,
点上适量的醋,即可出锅。光鱼炖豆腐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药膳的作用。
另外一种红烧光鱼,即把光鱼洗净沥干,用适量白酒、酱油、葱姜腌制5分钟,锅中倒油烧至六成热,放入光鱼煎至两面金黄后,倒出。原锅重新放油,投入葱段、姜片爆香,放入煎好的光鱼,加入白酒、酱油、白糖、食盐和清水加盖焖烧10分钟,旺火收稠汤汁,烹入香醋、淋上香油即可。特点是色泽酱红,肉质鲜嫩,味美可口。
肥美香醇的“谷茬鲻”大沽河入海口处,因“两合水”而吸引和哺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这里,一年四季都出产新鲜的时令海鲜。鲻鱼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3年的鲻鱼能生长三四斤左右,幼时以微小的鱼虾维持营养,待成年后则以水底的淤泥和各种浮游生物为食。
古谚说道“沽鲻淮鲤海中鲳”。沽鲻,就是专指大沽河口的鲻鱼。早在3000年前,鲻鱼就作为高档的海产品,专供达官贵人享用。“谷茬鲻,开凌梭,五月黄姑香满锅”。这里的“谷茬鲻”,指的是谷子收割后的鲻鱼,此时的鱼最肥壮,味道最鲜美,是吃鲻鱼的“黄金时节”。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因大沽河污染严重,鲻鱼几乎绝迹,随着“环湾保护”战略决策的实施,如今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不少“两合水”的老特产陆续“回家”。
鲻鱼腹内有一层散发剌鼻气味的黑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鲻鱼的口感和味道,因此食用前,需要仔细地处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