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第1篇:雁形目前段时间,我按照鸟的生态区分,写了鸣禽、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陆禽六篇鸟类图谱的文章。因为数量过于庞大,所以,没有办法对每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后,遂动了心思,准备再按照目、科、属的方法,进行一些更详细介绍。
其实,目、属的分类好像也没有一个定论,每个地方区分都不一样。
我就按照#观鸟#组长@被困在办公室的摄影师鼓励,寄给我的那本《鸟类观察手册》中的27个目来编辑吧,也证明自己没有辜负那份鼓励,深入阅读了这本优秀的科普书籍。
雁形目的鸟在中文中通常被称为“鸭”或“雁”,包括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鸭、潜鸭、天鹅、鹅以及各种雁类(或雁鸭类)的鸟。雁形目的鸟都是游禽,在世界分布广泛。
雁形目在国内,只有一科:鸭科
鸭科课代表:绿头鸭
鸭科里面,课代表是绿头鸭,所以,先介绍它。其它的60多位同学,我也会在后面让它们逐一出场跟大家认识一下!
别名:大绿头、大红腿鸭、官鸭、对鸭、大麻鸭、青边,在鸭界稳坐头把交椅,倒不是因为它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辈分高,是家鸭的祖宗,它外形大小也和家鸭相似。
绿头鸭雄鸭的头部和颈部有漂亮的墨绿色羽毛,在阳光下还会发出闪耀的金光,它的颈部基侧有一道白色领环,仿佛围脖一样起了“分水岭”的作用,将头部的绿色和胸部的紫棕色隔开,上体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
不过雌鸭可就没那么漂亮了,和普通鸭子没有太大差别,大部分是棕褐色,夹杂着一些黄色。
虽然经常在水上活动,但它不会潜水捕鱼,平时的食物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种子为主。绿头鸭具有控制大脑部分保持睡眠、部分保持清醒状态的习性。即绿头鸭在睡眠中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属迁徙型鸟类。春季迁徙在3月初至3月末,秋季迁徙在9月末至10月末,部分迟至11月初。
黑雁头、颈、胸黑褐色,背和两翅灰褐色,颈的两侧备有一白色横斑,在颈前后断开,未能联成颈环。翅小覆羽灰色,翼尖黑色,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褐色,上腹灰褐色,两胁较淡,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雄相似。嘴、跗蹠、脚和爪黑褐色。
黑雁是典型的迁徙型鸟类。其中分布在中国的黑雁主要迁徙于西伯利亚北极冻原带繁殖地和中国黄海、东海和渤海湾以及朝鲜和日本沿海的越冬地之间。迁来中国的时间多在9月末至12月初。迁离中国沿海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也有迟至5月初的。
黑雁性极活跃,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和栖息。飞行时两翅煽动迅速而有力,并发出“呼呼”声响。通常呈直线飞行,但也常常在海面上空盘旋和来回飞翔;转弯也很灵活。飞行时多排成单行,有时也呈密集的、零乱的,像一窝蜂似的紧贴着地面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