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雁、麦鹅
豆雁属大型雁类,外形大小和形状似家鹅。两性相似。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具淡黄白色羽缘。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具黄白色羽缘,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最外侧几枚飞羽外翈灰色,尾黑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上覆羽白色。喉、胸淡棕褐色,腹污白色,两胁具灰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甲和嘴基黑色,嘴甲和鼻孔之间有一橙黄色横斑沿嘴的两侧边缘向后延伸至嘴角,脚橙黄色,爪黑色。
通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11月初。春季迁离中国的时间最早在3月初至3月中旬,大量在3月末至4月初,最晚在4月中旬至4月末。
上体棕褐色,下体污白色,嘴黑褐色,具橘黄色端斑,脚橙黄色。相似种灰雁较浅,嘴为肉色,脚为粉色。与豆雁比,体型通常更小,颈脖更短,嘴长度通常在70毫米以下,下嘴基更厚,嘴端部黄色变化较大。
红胸黑雁是一种小型的雁类,但它却是雁类中体色最艳丽的一种。雄鸟和雌鸟的羽色相似,虹膜为暗栗褐色,头部的头顶和后颈均为黑色,眼前有一个椭圆形的白斑,眼后有一个栗红色的颊斑,外面围以白边,胸部也是栗红色,外面也围着一条窄的白边,这条白边沿着颈侧向上与颊部的白边相连,十分鲜艳而醒目。翅膀和整个上体均为黑色,翅膀上还有两道白色的横斑。腹部主要为黑色,两胁为白色,下腹部以及尾上和尾下的覆羽也是白色。嘴、跗跖、脚和爪均为黑褐色。
红胸黑雁喜欢结群,但不与其他雁鸭类混群,而是独自成群生活在一起。
别名:原鹅、随鹅、奇鹅、黑嘴雁、沙雁、草雁
属于易危物种,在中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
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嘴黑色,体色浅灰褐色,头顶到后颈暗棕褐色,前颈近白色。远处看起来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颈近白色,黑白两色分明,反差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