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
饲养金丝雀的笼子应该宽大,易于活动。平时雌雄分养,每笼只养1只。8、9月间开始合笼饲养,让它们筑巢繁殖。此时可换成 46X30X35厘米的繁殖笼。用草或竹丝综织成外形像碗、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挂在笼子上方。笼里设置食罐、水罐和栖杠。
食罐、水罐的口要 大,栖杠最好是扁圆形的。笼底铺上细砂。 金丝雀日常的饲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窝窝头、菜籽、苹果、青菜等。可用几种料混合喂给,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当稗子来源困难时,可用谷子或 小米代替。苹果须切成片,青菜须切碎饲喂比较好。冬季或换羽时期,饲料的配比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苏子)2份。
亲鸟配对前,开始喂给鸡蛋小米,合 笼后继续供给发情饲料和骨粉;一开始孵蛋停用以上饲料,另增加20%的菜籽及白苏子。雏鸟出壳后,供给蛋黄面(熟蛋黄1个、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搅拌而 成)、青菜、蛎壳粉。
金丝雀的管理食罐和水罐要天天刷洗,天天换水,栖杠每3天洗1次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每周最少水浴1次,浴后等羽毛干了才可将鸟笼挂到室外。在 栖杠上站立不稳时,有指甲过长的可能,检查后要用剪刀进行修剪,注意不要修剪过深,以免出血。
金丝雀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会使羽毛退色。所以每天在柔 和的阳光下晒1小时。夏季的夜间,最好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
每年7~8月份是金丝雀脱换羽毛的时期,同时也是易感染疾病的时期。因此,除在饲料中增加10%的菜籽和墨鱼骨粉外,还要避免风吹。冬季要注意避免温差过 大,做好防寒保温。
【繁殖技术】
在配对以前,雄鸟和雌鸟要分笼饲养,将两笼紧靠。等到它们隔笼用嘴互相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合笼。当雌雄和睦相处时,把人工巢挂在繁殖笼的上方。当雌鸟 开始叼毛进巢时,表示就要产卵了;这时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儿会自己衔去把巢筑好。
建好巢后3~4天,雌鸟就会产蛋,每窝产2~6枚。 金丝雀由雌鸟孵蛋,从产下第一枚卵时开始孵化,以后每天陆续产下1枚蛋,所以雏鸟出壳的时间不一致。
为了克服这个不足,有的人在雌鸟产第一枚蛋后,用石膏 制成的假蛋换出真蛋,等产下4个蛋时,取出假蛋,把前3个同时放回巢内,让鸟孵化,使4只雏鸟在同一天出壳。孵化第六天,要在灯光下验蛋,取出末受精蛋。 10天以后再复验1次。
雏鸟出壳以后,自己不会觅食,要靠亲鸟喂养。主要饲料是鸡蛋黄和蔬菜,如果小鸟24小时仍得不到亲鸟的哺育,就只能人工喂养。具体方法是:用蛋黄和蔬 菜汁调成糊状,用牙签挑喂,1小时喂一次。直到亲鸟愿意喂养,否则就要一直人工喂养。
在雏鸟出壳21后,亲鸟可能又会产卵,这时亲鸟会驱赶雏鸟,为避免受伤应将另外一鸟笼与原笼对接,或多挂一个鸟巢。雏鸟羽毛丰满大约需要25天,蛋黄面仍 然是主要饲料。1个月后,雏鸟可单独饲养,移至其他笼饲养了。这时的饲料仍以蛋黄面为主,到雏鸟满两月龄后,才可逐渐改用日常饲料。
雏鸟经过6个月的饲养 后开始鸣叫,9~10个月达到性成熟,就会引吭高鸣和繁殖。小金丝雀必须有善鸣的老鸟带领才能学会好听的叫声。也可用其他品种的鸣鸟带领。
经长期的人工培育,已出现了很多的新品种。
从品种分类的方法上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从羽毛的颜色上来分有:
黄色、白色、绿色、桂皮、银灰、铁灰、对花、桔黄、桔红、辣椒红、古铜色和杂花等羽色。黄色芙蓉鸟的数量较多,其他颜色的已逐渐增多。
2.从鸣啭上来分有:
萝娜种,是德国人培育出来的,体型较细长,羽色较多,还有卷毛和菊花顶。鸣啭时发出叮铃的铃响声,歌声甜润,鸣唱时以不张口为上品。
山东种,外形似纺锤形,羽色主要为白色或淡黄色。体质较好。鸣唱时口张开很小,声音主要依靠喉部的鼓动发出,可以连续鸣叫8-10啭。
扬州种,体型比山东种略小,外形呈流线形,羽色除白色黄色两种颜色外还有菊花顶和对花。鸣唱不如山东种响亮,好品种可以连续鸣唱9-14啭。能歌善舞,反应灵敏,鸣唱时两翅张开,形似蝴蝶。
3.从羽毛形式上分:
有平毛和卷毛两种。卷毛又分为硬毛和软毛两种,以腿长毛长,翻卷蓬松为上品。新品种有红色卷毛,极其罕见,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