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烈士,后面右一是烈士生前形象。)
两个儿子牺牲后,刘斌司令员不顾部队的竭力劝阻和上级领导的坚决反对,又将女婿送上了前线。
刘斌司令员一家,被后人誉为:满门忠烈刘家将,一户尽出好儿郎。
54军160师师长张志信与儿子张立烈士1979年2月27日15时,率全师及配署部队一万多人的160师师长张志信,带部队正在围歼高平外围的越军时,师部突然接到前方主攻团发来的一封电文,电文很短,就两行字:
我团张立(张师长独子)于今日上午11时45分,在西侧丛林267高地侦察战斗中英勇牺牲。
报务员不敢将噩耗告诉张师长,只能将电文交给师政委李兆贵。
直到高平战役全部结束后,李兆贵政委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师长。

(在主攻团尖刀班担任班长的张立烈士)
张师长接过电报呆呆的看了足足有10分钟,才回过神来说道:这里是战场,张立是军人,战场上肯定是要死人的……
说罢,老泪纵横……
1979年4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王震老将军亲率中央慰问团赴边境慰问部队时,紧紧握着张师长的手说道:
你的战打得好,党的本色保持得好,祖国和人民感谢你!
由著名作家李存葆著写的《高山下的花环》一书中,雷军长与儿子小北京的段落就是取材于张志信师长与儿子张立烈士的事迹。
1984年著名导演谢晋又将这部书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至此,张将军父子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广为留传!

(电影剧照——雷军长痛斥贪生怕死的赵蒙生。)

(战后,张志信师长亲手为儿子张立烈士的坟墓培土。)
41军副参谋长曲奎与儿子曲宁江烈士41军副参谋长曲奎(正师级),儿子是121师363团4连战士曲宁江。
年仅19岁的曲宁江于1978年入伍,1年后就奔赴中越战场参战,牺牲时刚满20岁。
1979年2月24日,曲宁江所在的连队在越南扣屯地区穿插途中遭到越军伏击,曲宁江主动请求担任掩护撤退的任务。
当连队已撤离远,担负掩护的曲宁江和几个战友完成了阻击,从掩蔽处起身追赶部队时,越军子弹随即暴雨般的向曲宁江身边洒来,曲宁江浑身多处中弹,血染疆场!
当身边战友对他救护时,曲宁江说:我活不了啦,你们赶紧走,我再坚持一下,看能不能帮你们再打几枪掩护,告诉我爸,让他不要告诉我妈,她会受不了的……
当曲奎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时,沉默良久后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几口,然后把烟插进堑壕边的泥土里,转身回到指挥部,什么都没说,继续带着参谋们进行沙盘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