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睡眠充足了,早上起床自然就不那么难了。相反,如果孩子睡眠不足,早起都会变得困难。
前几天,和同小区的爸爸一起送娃去幼儿园,这位爸爸吐槽,每天早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叫孩子起床,孩子磨磨蹭蹭不起床,导致每天早上跟打仗一样赶时间。
一问才知道,孩子晚上11点,有时候甚至是12点才睡觉。
那孩子早上起不了床,真的太正常了。
举个例子:
每天早上孩子起床的时间我们规定在7点,那么我们去自查一下,孩子头一晚睡觉的时间是不是在晚上的9点。
最迟最迟不能超过9点半,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那么孩子晚上的睡眠时间不能保证10个小时,那么他第二天起床赖床是正常的。
所以,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家长最应该调整的是孩子入睡的时间。
孩子的生长发育依赖于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主要在睡眠时间分泌,如果没有睡到足够的时长,就可能导致孩子个子不如同龄人高。
02起床气叫孩子早上起床,孩子很容易就“起床气”,但其实孩子有起床气,除了没睡饱带来的困乏不适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家长叫孩子起床的不当方式。
先来看看,以下这些雷区你踩了吗?
歇斯底里型:对这孩子大喊“几点啦,还不起床?”这种会让孩子心情低落,夺走孩子的睡眠安全感。
送娃冷风型:二话不说,直接掀起孩子的被子,这种不仅让孩子的身体着凉,还会让孩子心生寒意。
疯狂拍打型:不仅不能让孩子养成早起的习惯,还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起床,引发孩子的愤怒和攻击性行为。
唐僧唠叨型:频繁打断孩子的起床启动过程,让孩子越烦越不想起。
这些粗暴地叫醒孩子的方式,会带来极糟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粗暴的叫醒方式,并不能让孩子更快地从床上起来,反而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让孩子更加暴躁,没有安全感,容易心慌惊恐,情绪低落,反应迟钝,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以上雷区,看看你中招了没?
相对于上面这些粗暴地叫孩子起床的方式,我们不妨用下面这几种方式。
光线叫醒法
光线会唤醒视觉系统,并传递信号来唤醒脑部启动四肢,所以早晨起来先把窗帘打开,或是打开灯,让光线唤醒孩子的视觉。
声音唤醒法
放些舒缓、愉快的音乐,可以让音量逐渐地变大,在最爱听的音乐、故事当中,孩子就能自然苏醒。
抚摸叫醒法
在孩子的背上轻轻地抚摸,或是轻轻摸一摸孩子的小手、胳膊或头,让孩子在家长轻抚中慢慢苏醒。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觉舒服,更有安全感,同时一天都充满爱的味道,对熟睡中的孩子特别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