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19最大直径1.13米,重量1360千克,这么小的体积内,内含3级风扇、6级高压压气机、燃烧室等多个组件。运作的时候还要经受住耐高温的考验,可以想见它的生产难度。使用寿命上,F119的寿命高达6800小时,而我国涡扇15的寿命仅有3600小时,几乎只有美国的一半。可以说我国的发动机技术落后美国大概30年。
产能方面,由于制作难,要求高,所以生产周期较长,国内目前的产能也不足以满足我们的装机需求。甚至经常飞机造好了,但是还要等发动机的情况。这些都是发动机制造的难关,我国目前的技术尚不能突破这些壁垒。皆因我国的航天工业发展得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早期多采用逆向研究的方式。就是采购其他国家的设备,拆解,测量,然后仿制,这就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是越是这种精密的部件,制作工艺越是精细,拆卸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拆卸过后还要能够组装回去,拼凑出设计图纸的原样。其次是测量有误差,同样的发动机,间隙相差0.5,推力就能差3吨,涡扇10b的推力,总计也才13.5吨,可见误差对性能的影响有多大。可我们拆卸下别国的发动机,再测量,这个误差的存在是没有办法避免。
第三是,生产设备的差距。我国的制造器械生产出来的零部件,精密比赶不上国外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所以我国还需要采购国外的制造器械。但是这种涉及军备的制造器械,并不是都会面向我国销售。没有图纸,测量有误,制作不够精细,成品同俄美的差距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