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选什么大鱼最好钓,估计很多钓友会选择鲢鳙,这种大鱼成群觅食,就算你不专门钓,也时常会出现闹窝的情况。据说鲢鳙进窝之后,只要确保窝点有食物,扔砖头下去都不会死窝。晚春气温回升,水温上升的同时藻类变多,鲢鳙逐渐开始恢复进食。夏季高温,水中藻类异常丰富,是鲢鳙觅食非常旺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其他鱼都不好钓时,鲢鳙依然很好钓。入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水中藻类变少,鲢鳙又是停口比其他鱼早的鱼类,所以秋季的鲢鳙才是最好钓的。
鲢鳙跟其他鱼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觅食特点上。食物主要是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或者花粉等微颗粒漂浮物。食物来源非常广泛,所以生长非常迅速。觅食的动作也跟其他鱼类不同,其他鱼类有的是吸、吞、啃、刮等等,被钓到,都是因为吃了鱼钩上的饵料。鲢鳙是滤食性鱼类,通过“喝水”的方式过滤水中的藻类,所以鲢鳙被钓到,并非是吃了鱼钩上的残留饵料。钓鲢鳙的核心技巧也就在这里,不管是手竿垂钓,还是抛竿吊链,或者是弹簧饵托,都是饵料在上方,鱼钩在下方。
上方食物雾化下沉到鱼钩的水层,鲢鳙来过滤食物时,会把鱼钩喝进去,所以钓鱼老司机说,鲢鳙的吃钩,如同喝汤时把菜叶子喝进去而已。了解了鲢鳙的这个进食特点,那钓鲢鳙自然会轻松很多,其实技巧都在子线的搭配上。钩间距要大,尤其是饵料比重不太轻,或者风力稍大时,起码达到鱼头一般的距离。为了确保鲢鳙更容易把鱼钩喝进去,需要使用大但是不太重的鱼钩,所以钩条不宜太粗。子线要长,但是不能太硬,必要时不要使用尼龙线。可以使用结实但是比较柔软的pe线,这样鱼钩会更容易被喝入口中。
鲢鳙是不怕热,但是怕风的一种鱼,或者说风力较大时,藻类不容易“成群”,鲢鳙的觅食会不那么积极,所以钓鲢鳙最适合的天气就是无风或者微风的天气,晴天、多云或者阴天均可。不宜钓风力较大的天气,因为钓鲢鳙都是钓浮,风力大的话很难成窝。其次是不钓雨天,好像确实没有下雨天专门钓鲢鳙的,其实也是因为窝点“成型”,聚鱼会存在很大的困难。钓鲢鳙的饵料很重要,要使用比重轻的细粉饵料,至于味型其实不重要,雾化才是钓鲢鳙的根本。
钓鲢鳙不宜钓比较浅的位置,因为鲢鳙是从来不会轻易靠近浅水的,而且浅水对鲢鳙来说也未必有食物。鲢鳙体型大,在深水区域会感觉比较安全,所以钓鲢鳙一定要确保达到一定的水深。凡是中上层鱼类,其实都没有鱼道和鱼窝的概念,所以地形上并没有比较特殊的地方。聚鱼,依靠窝料或者抽窝就行,属于典型的“人造鱼窝”。水层关键,这是浮钓各种鱼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或者说,找准了水层,才会有较好的收获。在钓鲢鳙时是有规律的,因为鲢鳙喜欢高溶氧的水层,所以水温高深水层肯定缺氧,自然会在较浅的水层活动。气温凉爽时,鲢鳙自然会在较深的水层活动,因为深水层才更加安全。
找鱼层,主要是看气温情况。通常来说,是从浅往深扎,因为还需考虑饵料的雾化下沉因素。鲢鳙的体型大,但是吃钩的特殊性导致不会有太明显的漂相,所以浮漂最好使用漂尾非常情绪的碎目浮漂,主抓小顿口。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