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称量设备
拿出我N年前折腾做蛋糕的电子秤,称出来100克白糖,糖和水的比例是2:1,又用量杯量了50毫升的水,看看咱专业的工具,感觉已经成功一大半。
糖和水一起倒锅里,开中火煮,开锅前可以随便搅动,开锅后切记别再搅拌,不然糖容易反沙,铁定做成雪山楂。
糖水刚入锅的时候
糖水烧得起泡后要及时调整火力,手眼配合,全神贯注,让火焰与锅中的糖液持平,换句话说,就是有糖的地方有火,没糖的地方没火。
要点一:千万别把火开得很大,不然糖很容易从锅边开始变焦。开始时糖液气泡状态是非常密集的,有很多大泡,这样就说明水分还很多。
水分多时的糖液
小火慢熬,这时最是考验定力,当在锅边站了八、九、十分钟,糖液依旧咕嘟咕嘟大泡翻滚时,猛然会发现糖液变成密集小泡中有大泡,颜色也微微变黄,这时离成功又进了一步,可以测试糖是否熬到位了。
快熬好的糖液(估计)
拿碗装一些冰水,用筷子尖蘸一点点糖液,放入冰水中降温,咬一口,如果是那种很脆的声音,肯定不会粘牙,说明糖熬的火候合适了。如果还粘牙,就再继续熬上一会儿,直到咬的时候嘎嘣脆为止。
在我换过8只筷子以后,糖液的颜色黄中透亮,已经熬好糖液了。火候转为最小火,但是不可以关火,这时把锅离开火轻轻地晃动,让糖液温度略微降降。
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将锅倾斜,让糖液尽量接近锅的边缘部分,拿起一串生胚,灵巧转动,一个有灵魂的糖葫芦完成。遗憾的是因为我一个人做,没有摄影师记录这历史性的时刻。
要点二:又有一个专业技术,蘸糖时是蘸糖液表面的糖泡,而不是蘸糖液,一沾即走,不要反复蘸,山楂旋转一两圈就足够了,挂上薄薄的一层糖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