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铁力木禅椅 研习社藏品
唐代以后,一种圆鼓形的坐墩也颇为流行,它是由南北朝僧侣专坐的筌蹄发展而来。
坐墩通常用竹藤编织,也有相当部分以木材支撑,圆形,中部带有束腰。
图 | 唐《宫乐图》中的大漆案和腰圆形凳
明清家具中的“鼓凳”“绣墩”都存在着坐墩的身影。
图 | 明嘉靖 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图 | 清早期 鸂鶒木六开光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马未都更是在“坐具说”的基础上,将“床是坐具的泛指”缩小到了“胡床”。
马扎说
马未都认为,唐代的门是不透光的小板门,窗户也十分小,月光不可能照进室内,所以李白这首《静夜思》其实是坐在院子里的,根据现有的考古实物,应该是胡床。
胡床,俗称“马扎”,也是明清家具中的交杌。它从属椅凳一类,为传统折叠椅具中的基础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