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江苏的民营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被迫在高速发展中放慢脚步。 2010, 江苏的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超越山东, 位居全国第一。
2011年6月, 南京南站建成投用, 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 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和高铁站。 2012年, 经过增长方式转变, 自身产业结构调整, 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8959.6亿元, 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53.6%, 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2015年, 第三产业占比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 实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 产业结构变化: 1972年,由“一二三”转变成“二一三”; 1989年,由“二一三”转变成“二三一”。
2016年, 江苏新增上市公司44家, 境内首发融资额229.74亿元, 首次位居全国第一。 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 《“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2016)研究报告》, 江苏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2017年, 全省共有5A级景区2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家, 数量全国第一; 四星级以上饭店248家,旅行社2602家, 持证导游50298人, 数量全国领先。 2017年江苏接待旅游人次74657.4万人次,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07.5亿元。 2018年, 苏北地区粮食年产量达2436.1万吨, 创造了全省64%的粮食产量, 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粮仓”。 全省就业人数 由1952年的1740万人 增加到2018年的4750.9万人, 累计新增就业人数3011万人。
2019年,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 实施范围119.97平方公里, 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3个片区。
02
江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乡镇企业崛起、 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 创新驱动发展等阶段, 相继产生 “四千四万”精神 张家港精神 “昆山之路”精神 和“三创三先”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