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DNA双链结构)
复杂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的DNA,也就是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配对连接在一起,这会导致基因突变比单链遗传物质的生物要难一些。而且,即使发生基因突变,也不代表这种结果是对生物有利的。就算有利,想要遗传并扩散下去也需要许多的时间。还有,仅仅一次突变是不足以形成新的物种的,而是需要许多突变让一种生物表现出新的性征的。
可以看出来,进化的过程极其复杂而又漫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解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某种生物好好地直接生育幼崽,然后通过一次基因突变就直接改成下蛋了;也不可能有一个物种仅仅凭借一次基因突变,蛋里的幼崽就从原来的生物直接变成鸡了。
不论是动物学会下蛋还是祖先慢慢演化成鸡,都是极其漫长的过程。新生出来的胚胎一代代地越来越像蛋,幼崽一代代地越来越像鸡。除非我们明确定义,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叫作“蛋”和“鸡”,否则直接回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的答案是无法明确给出的。只能像科学家解释的那样,确实是先有的蛋,后有的鸡。至于鸡蛋嘛,没有鸡的话,这个蛋怎么能叫鸡蛋呢……
所以,如果我们说这个问题是由达尔文给解决的,大致上也说得过去。
当然,咱们讨论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糊弄大家,随便解释一下就敷衍过去了。借着这个话题,我们想讨论另一个问题:既然鸡的出现是它们的祖先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发生演化的结果,那么蛋的出现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在一开始,地球上的生物是出现于海洋中的,并且在海水中一口气就生活了30多亿年的时间。直到大陆出现了,地球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植物从海洋中脱离出来,在4.2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一些植物来到陆地生活了。那个时候,它们只是形成了一片一片的地衣、苔藓之类的原始植物。在距今4亿年前左右的泥盆纪,植物开始正式占领大陆,形成了一片片的森林——不过不是今天的被子植物,而是一些裸子植物。
(图片说明:最早的陆生植物都很矮小)
有了植物,也就会有动物。不过,动物来到陆地上生活,要面对很多的挑战,比如太阳光的照射。
它们原本适应了海水中湿润的环境,一下子来到地表,再加上太阳照射导致的蒸发,会很快失去水分。对于它们的卵来说,就更是如此了,还没等孵化,就被太阳烤干了,还怎么繁殖后代呢?
于是,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进化的过程一样,有一种动物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能够爬到陆地上生存。这些动物的后代避免了海洋中的掠食者,一代代传承下来。但它们产卵却还要回到海洋里,防止自己的卵被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