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11 11:50:2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台剧《想见你》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豆瓣评分从8.0飙升到9.2的热门影视,被无数网友评为年度TOP级的电视剧。和我们印象中台湾青春偶像剧不同的是,《想见你》融入了双向穿越、推理等元素,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角色是陈韵如,性格内向的她一直想从这个世界消失,当得知小年夜自己会被*死时,她没有试图改变,而是选择了求死。在最后黄雨萱改变大结局的时间线前,我们看到了陈韵如的求死过程:在接连遭受周围所有人的讨厌之后,陈韵如选择在小年夜的当晚自*。

很多人都觉得陈韵如的自*是蓄谋已久,但在我看来,陈韵如的死有多重因素,逼她自*的其实不止是她自己。原生家庭的伤害、周围人的不认可、自我性格因素,都造成了陈韵如的“死”。今天我就以家庭、社会、个人的角度浅析陈韵如之死的幕后推手。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1)

01原生家庭关爱的缺失,是陈韵如求死的第一推手

我们来看陈韵如的原生家庭生长环境:妈妈是个陪酒女,每天喝的酩酊大醉直接睡在家里的沙发上,每天早上都要陈韵如把她背到床上睡觉;弟弟也总是对陈韵如凶巴巴,每天都要陈韵如给他准备早餐、叫他起床;爸爸更是从来不在家里出现。当爸妈提出离婚时,表面上询问陈韵如跟谁,其实两人彼此都只想要儿子。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原生家庭的图景会被孩子内化,所谓的性格也就是把你童年时期家庭的相处方式,内化到你内心深处。

重男轻女、缺爱、父母都不尽责,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陈韵如,承担起家庭的支柱,做饭、照顾全家人,久而久之,陈韵如变得抑郁,把原生家庭的伤害内化到内心深处,把青春期的所有烦恼都埋在心里,全靠音乐和日记来排解压抑。

《创伤心理学》一书指出,当原生家庭的养育者让孩子无法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地接纳和爱的时候,孩子的自我存在感便会遭到损害,于是便会产生不健康的心态。

原生家庭关爱的缺失,是陈韵如求死的第一推手。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2)

02周围人对其性格的否定,是陈韵如求死的第二推手

陈韵如在回到自己的身体后,享受着黄雨萱给她带来的改变:弟弟很喜欢她、妈妈对多了一份关心、同学们愿意接近她、她曾经暗恋的李子维也喜欢她……于是陈韵如模仿黄雨萱的表情和语气,讨好着周围的人,并且甘心扮演着黄雨萱来赢得这些喜欢。

当陈韵如意识到李子维只喜欢曾经的黄雨萱,崩溃的她一夜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周围人觉察到陈韵如变回原来的样子后,都无意地表示不喜欢曾经的她:

弟弟说“以前的样子当然不好啊,好不容易才开始喜欢你,拜托不要再变回以前讨人厌的样子好不好”

同学说“拜托你不要在变回以前的陈韵如了,以前的你超讨厌的”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说过:“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当同学们和弟弟表现出对陈韵如的讨厌时,陈韵如的内心深处认定了这种不喜欢,于是就变得和大家越来越疏远、越来越疏离,这被心理学称之为“投射性认同”。

所以当陈韵如再次回归时,发现周围人依然厌恶着那个内向的陈韵如,她的内心深处认同了别人对她的讨厌,正如她的那句“我也不喜欢我自己”,于是萌发了寻死的念头。

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周围人对其性格的否定,是陈韵如求死的第二推手。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3)

03缺乏对自我的认同,是陈韵如求死的第三推手

陈韵如因为原生家庭等原因天性内向和自卑,但内向本没有错,陈韵如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书架上有各种诗集,学习成绩又好,像陈韵如这样的内向学生其实在学校中很常见。

但陈韵如自己却无法接纳自己这样的性格,她一直在否定自己,害怕不被在乎,害怕得不到爱,害怕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于是她总是想着在世界上消失,想逃避她所厌恶的这个世界。

在心理学上,陈韵如属于“回避型人格”,因为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她对世界的信任被破坏了,导致她没有安全感,采取回避行为,同时也对自己极其不自信、过度自卑。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像陈韵如这样的青少年,完全可以在很多领域发挥她的光和热,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然而,陈韵如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不认同,从而当她不断接收到外界的言无法忍受时,走向了求死之路。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4)

04如何拯救“陈韵如式”的青少年?《想见你》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想见你》导演曾透露过,想通过这部剧和大家一起探讨青少年自我认同问题,因此除了高甜的爱情和缜密的穿越逻辑,《想见你》更深层次展现出的,是对“边缘人”的关注,以及社会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对于我们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将从家庭、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来分析面对陈韵如式的青少年时,我们该如何拯救与自救。

①对于家庭:警惕“情感忽视”,加强对子女真正意义上的陪伴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指出: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身为父母,既然把孩子生出来,就要对其负责。陈韵如的父母对她不管也不教,甚至强烈表现出重男轻女,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陈韵如,走向自卑和内向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父母自己有问题,就去修正,不管是夫妻情感还是个人职业,遇到的问题都不能强加给孩子,更不能以自身的原因为借口去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想见你》中陈韵如的妈妈会偶尔忏悔自己因为特殊职业而忽视了孩子,但却永远也不会试着去改变。

很多时候,父母表面上关心孩子,其实真正对孩子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一个问题多多的青春期少年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今天的秧苗来自于很久以前播下的种子。因此,从电视剧引申出来的,是父母如何做到真正关怀孩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伴,给予孩子幸福的童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小孩,是在成为父母前就应该研究的课题。

②对于社会:不做“乌合之众”,不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人

《乌合之众》一书写道: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在校园中,面对处于边缘的同学,很多同学总是会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和一群人一起嘲笑他们,即便有些人内心不想去做这样的事,但为了合群,他们也加入到校园欺凌中。戴着助听器的莫俊杰、同性恋的王诠胜、内向的陈韵如,他们都遭受到了来自群体的校园冷暴力,甚至观众在看到“黑化”后的陈韵如,都纷纷发弹幕说“陈韵如你给我去死”。

去年自*的女性雪莉,正是因为来自于乌合之众的网络暴力,无法去面对来自群体的语言暴力,最终选择了轻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即使你是旁观的看客,也可能间接成为伤害他人的帮凶。

在陈韵如跳楼前的自白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你们每个人都要叫我在努力一点,要我再更好,你要开心,你要快乐,你不要变回以前的陈韵如。”每个周围的人,都用自认为对的标准来去评判着她,让她感受到了无尽的压抑。

当我们去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带着主观偏见,所以会有这么多键盘侠叫嚣着自以为正确的观点,但事实却是更多时候我们忽略掉了事情的另一面。

内向的陈韵如不好吗?她有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戴着助听器的莫俊杰不好吗?在李子维眼中这个东西很酷;喜欢男生的王诠胜不好吗?他有他爱的权利。

所以,在我们每次做出价值判断之前,做个理性的人,不去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衡量别人,不去做那个不假思索的乌合之众,那么这个世界会少很多不开心的“陈韵如们”。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5)

③对于个人:学会“课题分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重要理论,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想要获得别人认可。因此,想要摆脱这样的烦恼,就要学会“课题分离”。所谓课题分离,就是要分离“别人的课题”和“我的课题”。

在《想见你》中,陈韵如的课题是“性格内向”、“不想被别人讨厌”,而别人的课题是“陈韵如好可怜、陈韵如怎么总是一个人、陈韵如不理人的样子好讨厌”。在阿德勒看来,“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

在课题分离时,我们要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我们活在这个宇宙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问题,事事顺意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不去畏惧别人的讨厌,勇敢前行,才能得到自由。

最终在黄雨萱改变时间线后,陈韵如潜意识里记起黄雨萱对她说的“你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而是因为你对世界有太多期望。”陈韵如最终放下了对世界的期望,将自我的课题与他人的课题分离,学会了去珍惜身边的美好。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说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每一个“陈韵如式”的个体,都应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拥有做自己的自由。

结语

《想见你》最终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大结局,改变了时间线后的陈韵如最后没有死,但在这个完整的故事中,我们见证了陈韵如走向自*的心路历程,这对于很多同为内向性格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希望每个不怎么合格的父母,都能醒悟过来,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也希望每个曾经伤害过陈韵如的我们,都能够纠正自己的言行,不再去无意伤害他人;

更希望每个曾经像陈韵如的你,都能拥有活出自我的权利。

阿德勒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人生的意义。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想见你陈韵如近况(6)

栏目热文

想见你中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陈韵如(想见你陈韵如现在怎么样了)

想见你中为什么大家都讨厌陈韵如(想见你陈韵如现在怎么样了)

“每逢你想批评所有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想见你》这部剧,一直...

2023-06-11 11:54:07查看全文 >>

冰箱怎么调制冷最快(冰箱怎么调才制冷效果最好)

冰箱怎么调制冷最快(冰箱怎么调才制冷效果最好)

夏天,又要靠空调跟冰箱续命了,家里的生鲜水果、冰淇淋都离不开冰箱。但是,一些有一定年头的冰箱用久了,总是会结厚厚的冰霜,...

2023-06-11 11:53:31查看全文 >>

冰箱怎么调节制冷最快(冰箱怎么不制冷了)

冰箱怎么调节制冷最快(冰箱怎么不制冷了)

虽然平时我们经常性地使用冰箱但是对冰箱的维护却并不是很重视甚至可能有人还不清楚冰箱上有一个旋钮那这个旋钮到底是干啥的呢?...

2023-06-11 12:25:02查看全文 >>

新冰箱怎样调节才制冷(香雪海冰箱制冷怎样调节)

新冰箱怎样调节才制冷(香雪海冰箱制冷怎样调节)

新家一装修结束,各种大小家电就迫不及待的搬入新家了吧,但是且慢且慢,有一个家电不要一进家门就通电,它就是——冰箱!冰箱可...

2023-06-11 12:03:54查看全文 >>

冰箱要怎样调才是最制冷的(冰箱怎么调制冷最好)

冰箱要怎样调才是最制冷的(冰箱怎么调制冷最好)

冰箱在家电中算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不像洗衣机或者其他电器一样,用时开电,不用时关电。可以说,它自从买回家开始使用以后,就...

2023-06-11 12:12:34查看全文 >>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想见你陈韵如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之前写剧评,我直接将最重要的信息点都写到了标题上,这导致部分没看过这部电视的读者被剧透了。因此,我这次改用较为朦胧的方式...

2023-06-11 12:06:19查看全文 >>

想见你讲的什么故事(想见你讲了什么故事)

想见你讲的什么故事(想见你讲了什么故事)

《想见你》剧照阿甘如果票选2020年年初热度最高的华语剧集,《想见你》一定当仁不让。这部每集成本仅为大约35万元人民币、...

2023-06-11 12:04:29查看全文 >>

想见你故事梗概(想见你电影故事梗概)

想见你故事梗概(想见你电影故事梗概)

生活节奏在变快,新东西很快变成了旧东西。对爱情主题偶像剧的创作来说,尤其是如此。网络时代的观众获取全球影视资源如此便捷,...

2023-06-11 11:58:39查看全文 >>

想见你主要表达什么(想见你讲述了什么)

想见你主要表达什么(想见你讲述了什么)

《想见你》是2020年第一部大热的剧集,它的流行不仅体现在数据上的好看,也在于它激起了社会不同群体的讨论,关于爱情、记忆...

2023-06-11 12:30:01查看全文 >>

想见你简短解析(想见你 剧情解析)

想见你简短解析(想见你 剧情解析)

昨天,你们要的大结局来了。有够夸张的。当晚上榜三个热搜,#爱奇艺崩了#貌似也有它的锅。早在去年12月,Sir就郑重提醒过...

2023-06-11 12:12:1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