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不讨论诸如“好女不过百”这些说法,只说医学上的标准:
一般用体质指数(BMI)进行判定,其计算公式是体重/身高平方(kg/m2)。
目前中国成人BMI 标准:18.5≤BMI<24kg/m2为正常体重范围,24≤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
肥胖的分类
按照肥胖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按照脂肪分布,肥胖可以分为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上身肥胖、下身肥胖、腹型肥胖和臀型肥胖。
青春发育期前的青少年肥胖一般属于全身性肥胖。而对健康危害最大的则是腹型肥胖。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胖?
这种现象跟机体基础代谢率有关。基础代谢率是指在自然温度环境中,人体处于非活动状态时,维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
基础代谢率高的人,为维持生命所消耗的热量多,不易长胖。相反,基础代谢率低的人,消耗的热量少,容易长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长胖。在这里我们列举发表在权威期刊的几个相关研究成果。
《科学》:肥胖与肠道菌群有关
肠道细菌会让人增加食欲,也帮助身体储存脂肪。
有研究者观察了胖瘦程度不一的双胞胎志愿者,他们是同卵双胞胎,基因和生活环境大致相同。但体内的肠道菌群却大不相同。
把双胞胎中较胖者的肠道菌转移到小鼠体内后,小鼠体重指数会迅速上升,来自双胞胎中较瘦者的菌群不能使小鼠变胖。至此,研究者确定,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此研究于2013年发表在《科学》上。
2019年7月26日,美国犹他大学的June L. Round在《科学》上发文称,他们发现了在肥胖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菌群是梭菌纲(Clostridia)细菌。
《细胞》:肥胖与大脑有关
2019年1月17日,《细胞》发表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大脑中Sema3信号通路的异常会导致肥胖。
研究者最初在英国万人基因组计划中观察到,严重肥胖者容易出现Sema3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