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此老非迂阔者翻译(非有泉石之癖者翻译)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09 16:59:2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此老非迂阔者翻译,非有泉石之癖者翻译(1)

卷三 勉学第八

【原文】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①,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②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③。及至冠婚④,题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⑤,无履立者,自兹堕⑥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注释】

①郑重:此处是频繁的意思。

②寤(wù):通“悟”。

③《礼》:指《礼记》。《传》:指《左传》。《论》:指《论语》。

④冠婚:旧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称冠礼,表示已成年。

⑤素业:清素之业,即士族所从事的儒业。本书《诫兵》篇:“违弃素业。”义同。

⑥堕:通“惰”。

【译文】

从古至今的那些圣明帝王,他们都必须勤奋学习,何况一个普通百姓呢!这类事在经书史书中随处可见,我也不想再多举例,姑且举近世紧要的事说说,以启发开导你们。现在士大夫的子弟,长到几岁以后,没有不受教育的,那学得多的,已学了《礼经》《春秋三传》。那学得少的,也学完了《诗经》《论语》。待到他们成年,体质性情逐渐成形,趁这个时候,就要加倍地对他们进行训育诱导。他们中间那些有志气的,就可以经受磨炼,以成就其清白正大的事业,而那些没有操守的,从此懒散起来,就成了平庸的人。人生在世,应该从事一定的工作:当农民的就要计划耕田种地,当商贩的就要商谈买卖交易,当工匠的就要精心制作各种用品,当艺人的就要深入研习各种技艺,当武士的就要熟悉骑马射箭,当文人的就要讲谈讨论儒家经书。我见到许多士大夫耻于从事农业商业,又缺乏手工技艺方面的本事,让他射箭连一层铠甲也射不穿,让他动笔仅仅能写出自己的名字,整天酒足饭饱,无所事事,以此消磨时光,以此了结一生。还有的人因祖上的荫庇,得到一官半职,便自我满足,完全忘记了学习的事,碰上有吉凶大事,议论起得失来,就张口结舌,茫然无知,如坠云雾中一般。在各种公私宴会的场合,别人谈古论今,赋诗明志,他却像塞住了嘴一般,低着头不吭声,只有打哈欠的份儿。有见识的旁观者,都替他害臊,恨不能钻到地下去。这些人又何必吝惜几年的勤学,而去长受一生的愧辱呢!

此老非迂阔者翻译,非有泉石之癖者翻译(2)

【原文】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①,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②。”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③,跟高齿屐④,坐棋子方褥⑤,凭斑丝隐囊⑥,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⑦求第,则顾人答策⑧;三九⑨公癐,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⑩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注释】

①贵游子弟: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叫贵游,他们的子弟就叫贵游子弟。此处是泛称贵族子弟。

②著作:即著作郎,官名,掌编纂国史。题中何如:当时书信中的客套话。

③长檐车:一种用车幔覆盖整个车身的车子。

④高齿屐:一种装有高齿的木底鞋。

⑤棋子方褥:一种用方格图案的丝织品制成的方形坐褥。

⑥隐囊:靠枕。

⑦明经:六朝以明经取士。

⑧顾:同雇。答案:对策。此指应试。

⑨三九:指三公九卿。

⑩快士:优秀人物。

朝市:此指朝廷。

泊:卢文义曰:“泊”疑当作“癗”。《说文·水部》:“癕,浅水也。”

鹿独:流离颠沛的样子。

小人:指平民百姓。

【译文】

梁朝全盛之时,那些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以致当时的谚语说:“登车不跌跤,可当著作郎;会说身体好,可做秘书官。”这些贵族子弟没有一个不是以香料熏衣,修剃脸面,涂脂抹粉的;他们外出乘长檐车,走路穿高齿屐,坐在织有方格图案的丝绸坐褥上,倚靠着五彩丝线织成的靠枕,身边摆的是各种古玩,进进出出派头十足,看上去好像神仙模样。到明经答问求取功名的时候,他们就雇人顶替自己去应试,在三公九卿列席的宴会上,他们就借别人之手来为自己作诗,在这种时刻,他们倒显得像模像样的。等到动乱来临,朝廷变迁革易,考察选拔官吏时,不再任用过去的亲信,在朝中执掌大权的,再看不见过去的同党。这时候,这些贵族子弟们靠自己不中用,想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又没有本事。他们只能身穿粗布衣服,卖掉家中的珠宝,失去华丽的外表,露出无能的本质,呆头呆脑如同一段枯木,有气无力像条快要干涸的流水,在乱军中颠沛流离,最后抛尸于荒沟野壑之中,在这种时候,这些贵族子弟就完完全全成了蠢材了。有学问有手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站稳脚跟。自从兵荒马乱以来,我见过不少俘虏,其中一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由于懂得《孝经》《论语》,还可以去给别人当老师;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年代久远的世家大族子弟,但由于不会动笔,结果没有一个不是去给别人耕田养马的。由此看来,怎么会不努力学习呢?如果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就是再过一千年也始终不会沦为平民百姓的。

此老非迂阔者翻译,非有泉石之癖者翻译(3)

【原文】

夫明《六经》之指①,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②,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③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④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注释】

①六经:依《礼记·经解》所列,为《诗》《书》《乐》《易》《礼》《春秋》。指:通“旨”。

②艺:技艺,才能。

③伎:通“技”。

④羲、农:伏羲、神农,均为传说中的旧时帝王,与女娲并称“三皇”。

【译文】

通晓“六经”旨意,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劝勉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借此自我充实。父亲兄长是不能够长期依赖的,家乡邦国是不能够常保无事的,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周济你时,就需要自己设法了。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容易学习而又可致富贵的本事,无过于读书了。世人不管他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但却不肯去读书,这就有如想要饱餐却懒于做饭,想得身暖却懒于裁衣一样。那些读书人,从伏羲、神农的时代以来,在这世界上,共认识了多少人,见识了多少事,对一般人的成败好恶,他们看得很清楚,这固然不必再说,就是天地鬼神的事,也是瞒不过他们的。

【原文】

有客难主人①曰:“吾见强弩长戟②,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③,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以癘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④,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⑤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⑥;握素披黄⑦,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⑧,岂得同年⑨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⑩。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注释】

①主人:作者自称。

②弩、戟:古代兵器。

③文:文饰,此处作阐释解。义:礼仪。

④矿:未经冶炼的金属。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⑤咋:啃咬。

⑥角力:如角之挺立。芝草:灵芝草,一种菌类植物,旧时人以为瑞草。

⑦素:绢素,旧时用以抄写书籍的丝织品。黄:黄卷,古时用黄癚染纸以防蠹,故名。素、黄均代指书籍。

⑧秋荼:荼至秋而花繁叶密,此喻其多。

⑨同年:相等。

⑩“且又闻之”三句:《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孙武:春秋时杰出军事家,字长卿,齐国人。

管仲:即管夷吾,字仲。春秋齐颍上人。相齐国,助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子产:即公孙侨、公孙成子。春秋时政治家。悬:预先。

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译文】

有客人对我发问说:“那些手持强弓长戟,去诛灭罪恶之人,安抚黎民百姓,以此博取公侯爵位的人,我认为是有的;那些阐释礼仪,研习吏道,匡正时尚,使国家富足,以此博取卿相职位的人,我认为是有的;而那些学问贯通古今,才能文武兼备,却身无俸禄官爵,妻子儿女挨饿受冻的人,却是数也数不清,照此说来,哪里值得对学习那么看重呢?”我回答他说:“一个人的命运是困厄还是显达,就如同金、玉与木、石;研习学问,就好比琢磨金、玉,雕刻木、石。金、玉经过琢磨,就比矿、璞来得更美,木、石截成段敲成块,就比经过雕刻来的丑陋,但怎么能说经过雕刻的木、石就胜过未经琢磨的金、璞呢?因此,不能以有学问的人的贫贱,去与那无学问的人的富贵相比。况且,那些披挂铠甲去当兵,口含笔管充任小吏的人,身死名灭者多如牛毛,脱颖而出者少如灵芝草;如今,勤奋攻读,修养品性,含辛茹苦而没有任何益处的人就像日食一样少见,而闲适安乐,追名逐利的人却像秋荼那样繁多,哪能把二者相提并论呢。况且我又听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是上等人,通过学习才明白事理的是次一等的人。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想使自己知识得到丰富,明白通达。如果说一定有天才存在的话,那就是出类拔萃的人,作为将军,他们暗中具备了与孙武、吴起相同的军事谋略;作为执政者,他们先天就获得了管仲、子产的政教才干。虽然他们从未读过书,我也要说他们是有学问的。现在您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又不去师法古人的所作所为,那就好比蒙着被子睡大觉,什么也看不见了。”

此老非迂阔者翻译,非有泉石之癖者翻译(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何足下拒仆之深也翻译(吾人最后之觉悟翻译)

何足下拒仆之深也翻译(吾人最后之觉悟翻译)

秦末楚人季布,任侠仗义,肯帮助别人。凡是他答应做的事情,一定做到。因此,他在当时享有名声。他曾在项羽军中,担任过军职,并...

2024-01-09 16:58:17查看全文 >>

居之以倦行之以忠翻译(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翻译)

居之以倦行之以忠翻译(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翻译)

《论语》中记载子张问政,孔子回答道,“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说,为政者在自己的职位上,一定要忠于职守、永不懈怠;推...

2024-01-09 17:21:46查看全文 >>

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翻译(人恒过而后能改翻译)

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翻译(人恒过而后能改翻译)

《荀子》一书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

2024-01-09 16:40:38查看全文 >>

吾未见好德如色者也翻译(士无诤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的翻译)

吾未见好德如色者也翻译(士无诤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的翻译)

【原文】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道德胜过喜欢美貌的人啊。” 【注释】...

2024-01-09 17:26:56查看全文 >>

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翻译(吾子奉义而行者也翻译)

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翻译(吾子奉义而行者也翻译)

清华简《厚父》篇很可能是周初的文献,据此可以探讨夏代相关传说。《厚父》不仅明确说明禹建立了夏邦,而且将禹与夏发生关系的时...

2024-01-09 16:42:09查看全文 >>

久与之居不能舍以出也翻译(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翻译)

久与之居不能舍以出也翻译(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翻译)

高考文言文 书序文言文整理书序的文体特点(一)书(文)序:介绍成文(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辑体例或者作者情况,也可对...

2024-01-09 16:38:04查看全文 >>

居不择邻教有所阙翻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的翻译)

居不择邻教有所阙翻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的翻译)

○伯叔母  《尔雅》曰: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礼记》曰:曾子问曰:"婚礼吉,既纳币,有吉日,女之...

2024-01-09 16:45:26查看全文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翻译(强于行义弱于受谏翻译)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翻译(强于行义弱于受谏翻译)

【题解】孟浩然的诗,其特点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挟异”。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但却挥洒自如,诗中有画,盛富美感。孟浩然喜欢与...

2024-01-09 16:51:13查看全文 >>

怎么处理好正确的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你的人际关系)

怎么处理好正确的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你的人际关系)

很多人都有人际关系的烦恼,不知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主要是两手抓,第一是从自身抓手,也就是你自己本身要是一个...

2024-01-09 16:46:30查看全文 >>

要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要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立早章关系,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

2024-01-09 17:20:4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