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诸子皆不得嗣什么意思(子嗣不患无嗣什么意思)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2-11 04:49:3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冯胜这一战之所以能得到朱元璋极大地认可,还有一个原因,《明史》云:

“扩廓在和林,数扰边。帝患之,大发兵三道出塞……是役也,大将军达军不利,左副将军文忠*伤相当,独胜斩获甚众,全师而还。”

也就是说,当时明朝的大军兵分三路,中军有徐达带领,左路由李文忠带领,右路是冯胜,结果由于王保保指挥得当,徐达没能取胜,李文忠也没讨到便宜,只有冯胜这一路大胜。冯胜不仅打了大胜仗,还带着两万俘虏、十几万头牛羊大摇大摆地回来了,看的徐达、李文忠一阵眼馋。

有徐达、李文忠的对比,冯胜这一仗可谓大出风头。所以说,冯胜宋国公的爵位,不是大风吹来的。

如果说上面这一战,冯胜是威震三军的话,接下来的第二战,可就封神了。

洪武二十年,北元任命纳哈出为太尉,召集20万蒙古兵侵犯明朝边境,纳哈出是元朝名将木华黎的后代,打仗很有一把刷子。朱元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兵北伐。

诸子皆不得嗣什么意思,子嗣不患无嗣什么意思(9)

要知道,在洪武二年,常遇春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病逝;洪武十年,邓愈在征讨吐蕃后病逝;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洪武十八年,大将军徐达病逝。朱元璋放眼望去,当初“开国六公”能打仗的人,也就剩下冯胜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常茂,率军20万北征。

这一战的过程比较复杂,但结果很乐观,因为纳哈出被冯胜劝降了。《明史·冯胜传》载:

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冯胜带着20万大军风风火火地赶到关外,大家都以为,即使冯胜能取胜,那也要“自损八百”。结果冯胜不费一兵一卒,竟然把20万敌军全部招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大将风范。

在徐达等人去世之后,冯胜本就是功劳最大的武将。再加上冯胜的这次大胜,更奠定了冯胜的威望。然而,冯胜不知道,当时朱元璋已经60多岁,年老多疑,朱元璋在认可冯胜的同时,也对冯胜的能力感到恐慌。

五、帝王多猜疑,功过后人评

在中国封建帝王史里,朱元璋的成就虽高,但他也是最多疑嗜*且刻薄寡恩的一位。

朱元璋在《大明律》中规定“防臣下揽权专擅,交结党援”,这就是朱元璋独具匠心地首创了“奸党罪”,什么是奸党,朱元璋说了算。

明初,因“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被安上这个罪名被*的人,数不胜数。

诸子皆不得嗣什么意思,子嗣不患无嗣什么意思(10)

想当初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封了6公28侯。六公之中,诸如徐达、常茂、李文忠、邓愈等都是身体不济病死的。而李善长确实是罪有应得,与想要谋反的胡惟庸过从甚密,在知道胡惟庸谋反计划后隐瞒不报,这才被朱元璋*掉。

然而回过头来会发现,六公之中,只有宋国公冯胜死得最冤枉,最憋屈。冯胜是怎么死的,史书说不清楚,朱元璋也没说冯胜到底有什么过失,总之,在洪武二十八年,冯胜被朱元璋赐死。

《明史·冯胜传》记载:

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言下之意即朱元璋年事已高,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当时冯胜在诸臣之中,功劳最多也最大,也最让朱元璋忌惮。但冯胜丝毫不懂朱元璋的心思,肆意妄行,很多次因为小事情让朱元璋十分不爽。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决定传位于年幼的朱允炆。如此一来,朱元璋此前的种种设想都被打乱。第一,此前给朱标准备的将领不能用了,例如蓝玉。第二,有一些老将,朱标或许能驾驭,但朱允炆恐怕驾驭不了,这些人也不能留了,例如冯胜、汤和。

诸子皆不得嗣什么意思,子嗣不患无嗣什么意思(11)

于是,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定远侯王弼等十多位勋贵被牵连。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立即下了两道命令,《明史·冯胜传》和《明史·汤和传》分别记载“蓝玉诛之月,召(冯胜)还京”,“疾小间,复命其子迎(汤和)至都”。

意思是,蓝玉被*后,朱元璋召冯胜与汤和到京城。不过,冯胜和汤和的情况不太一样。冯胜当时在山西练军,大权在握,而汤和已经久病,告老还乡。朱元璋这个时候召二人回京,很明显是想把这两位猛将放在眼皮子底下,以便监视。

汤和是聪明人,他患了“失语症”,不仅不能说话,而且一张口哈喇子就流一地。《明史·汤和传》云:

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

即,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朱元璋最后召见汤和,用手摸着汤和,与汤和谈及往事,汤和说不出话,只顾不停地给朱元璋磕头。最后,朱元璋见汤和如此,只得厚赏汤和,让他回乡。次年,汤和病逝于老家凤阳,善终。

诸子皆不得嗣什么意思,子嗣不患无嗣什么意思(12)

栏目热文

子嗣不易解释什么意思(嗣子不才君可自取的意思)

子嗣不易解释什么意思(嗣子不才君可自取的意思)

明世宗朱厚熜,宪宗之孙,孝宗之侄,献王之子,武宗之弟。生于公元1507年,去世于公园吧1567年,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

2024-02-11 04:21:22查看全文 >>

子嗣难昌什么意思(子嗣艰难什么意思)

子嗣难昌什么意思(子嗣艰难什么意思)

修真外环境学(风水)千字诀空 净外环境学广泛指人的生活、修炼各方面的外环境,重在气观,次用形观,气形并用才能获得此学真传...

2024-02-11 04:39:38查看全文 >>

抗疫意思(抗疫是什么意思)

抗疫意思(抗疫是什么意思)

目前,对“抗疫”“战疫”,有的媒体加引号,有的不加,有的只给其中的“疫”加引号,究竟怎样做比较妥当呢?“疫”指传染病,“...

2024-02-11 04:30:32查看全文 >>

灭疫是什么意思(疫是名词吗)

灭疫是什么意思(疫是名词吗)

江汉大地,家家闭户,人人口罩。 望武汉内外,车疏马悄,商店酒家,顿失喧闹。 冠状病毒,疫魔小妖,欲与非典试比高。 休猖狂...

2024-02-11 04:21:15查看全文 >>

抗疫是什么词(抗疫的内涵是什么)

抗疫是什么词(抗疫的内涵是什么)

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乔梦2020年的初春新冠肺炎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很多词语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被...

2024-02-11 04:07:29查看全文 >>

以待皇嗣之生什么意思(皇嗣是什么意思)

以待皇嗣之生什么意思(皇嗣是什么意思)

作者|赵希夷编者|陈露编者按:时人对于明宪宗成化帝的认知,多源于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朝那些事》。然该书戏说成分过多,时常招...

2024-02-11 04:30:41查看全文 >>

子宁不嗣音嗣是接续继续的意思(子宁不嗣音现代意思)

子宁不嗣音嗣是接续继续的意思(子宁不嗣音现代意思)

最美的思念在诗经里,“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闲暇之余品读惊艳千年时光的美文!来一场灵魂与文字的邂逅!子衿先秦 · 《诗经·郑...

2024-02-11 04:11:40查看全文 >>

子嗣不易什么意思(断绝子嗣什么意思)

子嗣不易什么意思(断绝子嗣什么意思)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辞赋道尽古代多少绝色佳人倾国倾城的美貌,她们举手投足间无不展现着婀娜多姿的媚...

2024-02-11 04:18:25查看全文 >>

子之所难什么意思(思之勉之什么意思)

子之所难什么意思(思之勉之什么意思)

1、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

2024-02-11 04:27:12查看全文 >>

子嗣稀薄是什么意思(子嗣不旺的原因)

子嗣稀薄是什么意思(子嗣不旺的原因)

看过电视剧《清平乐》和《大宋宫词》的朋友都知道,宋真宗赵恒一共生了六个儿子,最终只有“六哥”宋仁宗赵祯存活了下来。而宋仁...

2024-02-11 04:26:2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