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一位身世显赫、才华横溢的人物,他就是曹植。四次封侯、六次封王的荣耀光环笼罩着他的一生,然而,他却因喝酒误事。
曹植与蜀汉著名谋士诸葛亮之间的有何恩怨,为何发誓要将诸葛亮左耳割下?本文将深入探究曹植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揭开他与诸葛亮之间的情仇纷争!
曹植自幼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文采,熟读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才思敏捷,令曹操赞叹不已。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文学造诣独树一帜,连曹丕这个嫡长子都自叹不如。曹操深知曹植的非凡才华,视他为心头肉,给予厚望。
建安十四年,曹植才十六岁就开始跟随曹操出征,很快就被封为平原侯。接连几年,他的爵位节节高升,到建安二十二年,已拥有一万户的封邑。可谓是权倾一时。曹操对他的栽培,不啻于把最锐利的宝剑重重打磨,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曹植的致命缺点也初露端倪。他嗜酒成性,每每酩酊大醉,行为失常。有一次,他竟然酒醉驾驶马车,冲进了只为皇帝和贵族开放的司马门,这简直是对皇权的公然挑衅!当时的情景,可想而知是多么骇人听闻。守卫和路人见状,无不惊愕万分,却又不敢阻拦,生怕惹祸上身。
曹操勃然大怒,处死了负责司马门的官员。作为一代枭雄,他自然看不惯儿子的这种无理行为。然而,考虑到曹植的才华非凡,曹操仍旧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于是在樊城之战中,让他前去驻守。谁知,曹植再次酗酒耽误军务,令曹仁陷入绝境,眼看就要被关羽的大军所灭。
曹操彻底失望,从此不再重用曹植。一代人才,就这样被亲手葬送了。当年的希望,如今化作了深深的失望,曹操暗自叹息,自己栽培了这么多年的宝剑,竟然生了锈迹。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大统,立为魏文帝。他对曹植心存戒备,生怕曹植图谋不轨。毕竟,曹植一直是曹操的宠儿,手中的权力不容小觑。如果他真的心怀不轨,那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曹丕将曹植软禁在偏远地区,削减了他的封邑和护卫。就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被剥夺了,可见曹丕对他的戒备之深。曹植只能暗自忍气吞声,过着每日提心吊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