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0-27 19:47:3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孩子的成长无法推倒重来,所以,家长唯有不断学习,才是对孩子负责的态度。

相信你应该听过蒙台梭利吧,她被誉为"现在教育的创始者"。

其实,她提出"蒙氏教育理论"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如今过去了100年,即便科技已经发生过颠覆性的爆炸变革,她的理论中仍旧有很多观点很先进,能给身为父母的我们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想法。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1)

1、给孩子自由才是真正的爱

很多时候,成人是在为孩子的成长设置障碍,是的,你没看错。

刚出生的孩子是脆弱的,他们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身份行使自己成长的权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面对的都是成人想当然的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讲究严苛的诗礼传家;

西方讲究"绅士的教育",讲究放养、自立。

可不管是哪种,家长们都没有换个角度思考过:自己所给予孩子的,是不是孩子所期望和要求的?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蒙台梭利注意到:

所有的孩子,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他们在潜意识里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如何学。

如果成人不加干涉,只是提供保护与帮助,那么孩子自己就能够走得很好,可这一点却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不为人知。

在这之前,人们所提出的各种幼儿教育理论,并非建立在了解幼儿本身心理状况的基础之上,而我们家长也只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心态及心理需要对幼儿进行养育,包括现在,仍旧是如此。

于是才有了那么多对孩子的"塑造"和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曲解。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们要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给他们真正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爱。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2)

2、教孩子要巧借敏感期规律

给孩子自由,不代表要对孩子放任自流。

这种"自由"是指:

当孩子沿着成长规律前行的时候,家长不要多加干涉,相反,应该给他们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更加科学地以自己的意志成长。

家长这时候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约束。

说到"引导"和"帮助",就必须理解蒙台梭利的"敏感期教育"理念。

在蒙台梭利看来,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都有一个"敏感期"。

在该项能力的敏感期内,这项能力随时都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和成长状态。

如果能够在这时给它以适当的刺激,它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长。

当敏感期结束后,这种积极的力量就会逐渐消失。

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虽然不会给孩子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却会给他在这个方面造成遗憾和障碍。

蒙台梭利经研究总结出的儿童敏感期主要包括:

  • 0~6岁的语言敏感期;

  • 2~4岁的秩序敏感期;

  • 0~6岁的感官敏感期;

  • 0~6岁的动作敏感期;

  • 3~6岁的书写敏感期;

  • 4~6岁的阅读敏感期。

要想让孩子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家长就应该在孩子的敏感期内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各项机能的正常发育,以免贻误时机。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3)

3、爱发脾气可能是秩序敏感所致

孩子的秩序感到底有多么的强烈?

这种秩序感作为一种本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

对于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对秩序的敏感几乎成了他该年龄段行动的决定因素。

家长如果用心观察,会经常见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件物品放错了地方,孩子们很快就能发现并且将它纠正过来。

不仅仅是这种情况,其他一些细微的、与往常不一样的变化,也都是孩子第一时间发现的。

比如:衣服放的地方没放对,椅子没有摆到应该摆的地方等等,这些小的误差都被2岁左右的孩子发现过。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会让他们在看到不合乎秩序的情况出现时,产生异动。

但是,这些还仅仅是秩序敏感期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它存在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于此。

孩子的心理发育决定他需要秩序的存在,满足了这个需求,孩子就会获得快乐

一名幼儿园的资深老师介绍:

那些三四岁的孩子在上完课以后,一定会把教具放回原位,他们非常喜欢这个课后环节。

秩序感让孩子们下意识地记住了他们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的位置。

这种能力其实也是一个人能够适应环境,能够在所有的细节方面支配环境的表现。

只有当一个人闭着眼睛,都能在所处环境中随意走动,伸手就能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拿到手,他才会真正感到平静和快乐,心灵才能与环境相协调。

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蒙台梭利儿童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蒙台梭利儿童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前不久,教育部的一系列减负措施来袭,幼儿园不允许超前教育。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少幼儿园里正在上大班的孩子都不见了...

2023-10-27 19:21:14查看全文 >>

丘脑理论的代表人物全称(丘脑理论忽视了外因刺激的意义)

丘脑理论的代表人物全称(丘脑理论忽视了外因刺激的意义)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詹姆斯认...

2023-10-27 19:23:19查看全文 >>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内容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内容

在职场,每个人都可能是蓄势待发的“火药桶”。身在职场难免有情绪,职场人压抑的情绪随时可能爆发。有川真由美在《整理情绪的力...

2023-10-27 19:06:43查看全文 >>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

舒尔茨四只耳朵理论(舒尔茨法则)

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舒尔茨·图恩(Friedmann Schulz von Thun)针对人类的沟通交流提出了 “四耳模...

2023-10-27 19:42:52查看全文 >>

赫曼全脑模型属于什么类型(赫曼全脑模型是什么意思)

赫曼全脑模型属于什么类型(赫曼全脑模型是什么意思)

几万年前,当地一个智人躲避猛兽的追杀,四处寻找食物果腹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想过人类将会成为地球的主宰。当时的人类,用最简陋...

2023-10-27 19:13:35查看全文 >>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蒙台梭利儿童发展的观点是什么)

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蒙台梭利儿童发展的观点是什么)

教育是复杂的,也是永恒的。教育中的任何问题都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思维的产物,反映了教育活动的本质,具...

2023-10-27 19:08:53查看全文 >>

论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结合实际谈谈蒙台梭利儿童观)

论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结合实际谈谈蒙台梭利儿童观)

蒙特梭瑞(Maria Montessori 1807-1952)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继福禄贝尔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

2023-10-27 19:11:55查看全文 >>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教育思想(学前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教育思想(学前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感官教育”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最早提出,是指通过对感觉器官的训练,提升儿童感知觉能力的教育。蒙台梭利认为...

2023-10-27 19:15:26查看全文 >>

蒙台梭利儿童观体现在几个方面

蒙台梭利儿童观体现在几个方面

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冲动,赋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发展。一是主导本能...

2023-10-27 19:32:14查看全文 >>

对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的理解(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对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的理解(简述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养育孩子没有计划好的图纸。别无选择, 我们“必须”学习。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 蒙台梭利被称做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儿童...

2023-10-27 19:46:0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