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参加文艺汇演后留的纪念照。
只有一次动摇过学舞的念头,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较不好,妈妈就过来跟我商量,可不可以先不学舞蹈了?我虽然眼里含着泪花,但嘴上还是说了可以。可能是我的懂事超出了妈妈的预想,她不忍心让我放弃最喜欢的东西,最后还是决定让我继续学下去。
福建省举办过一个芭蕾舞比赛,我去厦门参赛拿了金奖。评委中有一个是福建省歌舞剧院的院长,还有厦门小白鹭舞蹈学院的院长,他们在我表演完后,就去找我妈妈,问可不可以把孩子送到他们那边学习,走专业舞蹈这条路。当时妈妈觉得,我的学习成绩还挺好,暂时不考虑走艺术方向。如果那时候就选择舞蹈,相当于选择了一条确定的路,但作为一个兴趣来学,未来的选择就更多了。
2004年,我在厦门参加省舞蹈比赛获得金奖。
舞蹈的基本功练习很枯燥,也很疼,但我一次也没想过放弃。我是一个特别不怕吃苦,并且还挺享受吃苦过程的人。我记得有一次我胃疼,外婆劝我今天别练了,我说不行,一定要练。
在学习方面,我倒不是一个刻苦努力型的学霸。老师提到我的时候,都会用“鬼精灵”和“鬼才”来形容我,因为我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个挺“双面”的人。
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我爱玩、爱打扮,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学生。我喜欢穿得漂漂亮亮地去学校,小吊带、小裙子,这样的穿着确实挺让老师头疼的,好几次老师都委婉地跟我说,希望我不要太个性化。
2004年,因为去北京参加舞蹈比赛,第一次到故宫玩,我穿得也很时髦。
除了穿着方面比较随着自己的性子,在学习方面我也不完全听老师的话。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不会照单全收,我不喜欢题海战术,比较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规划。这些和同学们不一样的学习习惯,常常会让老师觉得我态度不端正。
从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就说,你这样的学习态度,上了初中成绩就会掉下来;初中老师又会说,这样学下去,高中就会跟不上了。除了夸赞,从小我也听了不少否定的话,我不习惯解释,只想用行动去回应。
成绩一直维持在年级前几名,大大小小的数学竞赛,我也一直拿市里的第一。身边的人觉得,我考去清华北大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其实在我心里,有两个方向上完全不一样的理想学府,一个是考清华北大,另一个是考北电中戏。
高中时期我参加福鼎市的文艺汇演。
福鼎是县级市,大家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普通家长都觉得只要成绩不错,就不想让孩子去参加艺考。但艺术特长生和艺考生是两个概念,特长生考试是通过提前批次的考试,招收一些有特长的学生,降低高考分数线录取。我当时的舞蹈老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艺术特长生的招生信息,就跟我说,希望我去试试。我自己也想,既然一直在学跳舞,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个尝试的机会呢?
高三之前,我开始着手准备清华艺术特长生的考试,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每周上四次舞蹈课,一次两小时。白天要上课,晚自习的时候去跳舞,听起来挺累的,但我从小就是每天安排得很满,学生工作、各种各样的活动,有做不完的事,所以我挺能适应的。
谁也没有想到,准备了这么久,我最后居然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清华的舞蹈特长生需要进行严格的身高测量,女生必须达到163厘米。一般测身高,大家自然放松站在仪器上就好了,但他们是特别使劲地按着你的后脚跟量,结果我测出来只有162.8厘米。我和另一个女生都因差了两三毫米,而不能参加考试,半年的努力就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