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社
同样始建于唐代的长寿社,位于大路、后街、衙后三条街巷的交汇处,香火不断,四季祭祀。在唐代的莆田县城,还有众多里社是那个里弄、角落的居民们奉祀焚香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些里社的创建与奉祀,是一座城市民间文化最丰沛的源头,是最具活力的民俗文化。
妙应禅师选址的千年古井
井,是古代城市非常重要的生活设施,从某种意义上,水井的多寡是这座城市人口多少的标配,也是城市是否繁荣的指标。唐朝有文字记载的古井有十几口,分布在旧城的每一角落。义井,在永福寺之左,通衢之南,“僧涅槃所凿,广几丈,大旱不竭,左厢居民通取汲焉”。市头有井,右塔前、后街有进,石栏上刻“福泉井”三字。留公井、梅峰井、兴贤井、龙津井、铺前井、东井、西井,还有前、后埭的石幢井、郑井、龙井、洪井。县西一里还有梅井。
从公元622年复置县后,莆田县城或随着科甲鼎盛的文化步履,逐渐打开了一座城的地理布局,从文化上为一座城更辽阔的前景夯实一层厚厚的文化土壤。
2自莆、仙置县之后,莆田人在科举上屡有突破,赢得了压抑百年的文化自信,布满山区、平原的寺院、宫观、庙宇,以其不同凡响的文化声音,唤醒了莆仙人心中一如既往的梦想。宋王朝开国立朝之初,莆阳翁氏六兄弟以“三科六进士”的科举绝唱,留下了千古流芳的“六桂联芳”,吹响了莆仙士子科举路上的高歌猛进,为一座军城的来临奠定了文化的基础。
莆田将永远记住这一个开天辟地的年份。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83年),兴化军移治莆田县。筑军城,谯楼,子城。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个县,面积只有四千二百平方公里,只占福建省面积十二万四千平方公里的三十分之一,是大宋王朝管辖范围最小的军州,没有之一。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军城,莆仙人已然心满意足,以公而忘私的忘我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高贵品质,为莆田、为兴化军喊出了这一方人壮阔的精神境界。
陈靖,一个有着崇高境界的乡贤,献私宅置兴化军署,让这座军城的开场白,就有一行莆田先人大公无私的高尚与义举。陈靖一族迁橄榄巷、铁树里,诗礼传家,科甲叠出,是名扬八闽的名门。
图:林昇辉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一生立德、行善、大爱的莆田女人林默在湄洲岛羽化升天,里人立通贤灵女庙,也就是妈祖祖庙,从“落落数椽”到“气势轩宇”,妈祖祖庙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妈祖信仰从莆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世界有妈祖信徒三亿多人,妈祖庙六千多座。
兴化军城的筑建意味着一座城在这块土地上的诞生、成长、发展。一些与城市有关的建筑物陆陆续续开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建筑物,是兴化军学,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诸生方仪、陈诩捐钱三十万,首建夫子庙。作为兴化军城的开篇之作,凝聚着莆田文化界爱心的军学的出现,是否说明莆田有识之士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重视,以教育优先的真知灼见打开了一条莆田人科举进仕的成功之路。
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平海湾畔的朝阳山下,平海神女庙创建,这是妈祖祖庙第一座分灵的妈祖庙,也是莆田市第二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妈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