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2-02 04:12:0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蜜饯:果蔬制作的另类糖果

汪鹤年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1)

到过北京的人,没有不知道北京果脯的,果体透明,口味浓甜的苹果脯、金丝蜜枣、金糕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说在1913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北京大栅栏聚顺和果脯店生产的果脯还一举夺取过金奖呢!

蜜饯的雏形——蜜渍果品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2)

果脯,是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的统称,是蜜饯中的一种。蜜饯的原意指的是一种以糖或蜂蜜腌制果蔬的加工方法,如今已演变为一种包括蜜饯类(又可分为糖渍蜜饯与返砂蜜饯两种)、果脯类、凉果类、话化类、果丹类、果糕类等传统产品的总称。蜜饯按制作传统,则有京式、广式、福式、苏式等四大流派,此外,四川内江蜜饯也久负盛名。

可以说,蜜饯是我国食品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亮点。桃、杏、梨、苹果、沙果乃至藕片、冬瓜条等物,经人们用食糖、蜂蜜煮制、浸渍后,再经晾晒或烘干,就成了甘甜爽口,开胃生津的美味佳品。从这个意义上,真可称其为“另类糖果”。

蜜饯的早期产品是将新鲜果品浸渍于蜂蜜中以增加风味,故常以“蜜渍”相称;后来,又采用了以蜂蜜煎煮浓缩的制作方法,以利于久存,所以又叫作“蜜煎”。尽管后来人们用砂糖代替了蜂蜜,用料也由果品扩大到瓜蔬,但这些习惯称呼仍一直保留了下来,直至被称作“蜜饯”。

蜜饯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至迟从春秋时开始,制作较为简便的果脯,就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古今韵会举要》引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就有“越以甘蜜丸欓,报吴增封之礼”的记载。欓,是茱萸类的一种落叶乔木,其果实呈球形,成熟时红色,可以入药。“甘蜜丸欓”大概是指将形如丸状的欓之果实浸在蜜中制成的类似蜜饯样的食物,因当时尚是稀有之物,故被越国用作“国礼”。

当然,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将果品渍蜜而食,三国东吴皇帝孙亮就是此种食法的嗜好者之一。《三国志·吴志·孙亮传》裴松之注引《吴历》就有“亮后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的记载。

这种吃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人们所沿用。晋代的岭南人就有蜜渍果品的生活习惯。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云:“人面子树,似含桃,结子如桃实,无味。其核正如人面,故以为名。以蜜渍之,稍可食。”因人面子果淡而无味,故蜜渍而食之,这当然是一种聪明的办法,比起以蜜渍梅的孙亮,似乎更高一筹。

此外,五敛子和枸椽子也是人们选作蜜渍的主要果品。尤其是对枸椽子,人们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南方草木状》就说:“枸椽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胡人重之。极芬香,肉甚厚,白如芦菔。女工竞雕镂花鸟,渍以蜂蜜,点燕,檀巧丽妙,绝无与为比。”一些岭南妇女甚至将其当作一种工艺品来进行加工,人们对这种蜜渍果品的厚爱可见一斑。

晋刘渊林为左思《蜀都赋》“其园则有蒟蒻茱萸”一句作注时,还提到一种用名叫“蒟酱”的植物种子制作的蜜饯:“蒟,蒟酱也。缘树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温,调五脏。”尽管其将本为魔芋古称的“蒟蒻”,分释为“蒟酱”和魔芋两种植物显系误释,但文中介绍的“蒟酱”,倒确为时人用于食疗的蜜渍果品之一。

梅、杏也成为常见的蜜渍果品。《齐民要术》引晋郭义恭《广志》就有“梅、杏皆可以为油、脯”的记载。其中的“脯”,指的就是果脯一类产品。《齐民要术》引《诗义疏》也说,梅“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

只是《诗义疏》没有谈及具体的制作方法。但《齐民要术》所引北魏崔浩《食经》“蜀中藏梅法”,却留下了蜀地人制作此物的具体方法:“取梅极大者,剥皮阴干,勿令得风。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也。”足见此时的蜀地百姓尚只是采用盐和蜜对梅子进行腌渍处理。

话化、凉果和果脯类蜜饯的问世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3)

不过,接近于今话化类蜜饯的“白梅”,倒是成为南北朝时期人们常见的食品。《齐民要术》就记载了这种“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调鼎和齑,所在多入也。”除了未加糖料泡腌外,与今话梅的生产过程大致相同。

类似于今话李一类的话化类蜜饯,也为时人所熟悉。《齐民要术》记述的时人常用的下酒果品“白李”就是这种产品:“用夏李。色黄便摘取,于盐中挼之。盐入汁出,然后合盐晒令萎,手捻之令褊。复晒,更捻,极褊乃止。曝使干。饮酒时,以汤洗之,漉着蜜中,可下酒矣。”

凉果类蜜饯的制作技术也开始为人们所掌握,《齐民要术》引《食经》介绍的保藏杨梅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凉果类蜜饯的早期产品:“择佳完者一石,以盐一升淹之。盐入肉中,仍出,曝令干熇。取杬皮二斤,煮取汁渍之,不加蜜渍。梅色如初,美好,可堪数岁。”从“不加蜜渍”的措辞看,这是只用杬汁腌渍的一种。另外还有一种蜜渍杨梅。

一种经糖渍煮制后阴干而成的干蒲萄,则成为果脯类蜜饯正式问世的代表产品。《齐民要术》就介绍了这种产品的制作方法:“极熟者一一零叠摘取,刀子切去蒂,勿令汁出。蜜两分,脂一分,和,内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阴干便成矣。非直滋味倍胜,又得夏暑不败坏也。”简单地说,就是用蜂蜜和动物脂肪拌和葡萄,煮四、五沸后,捞出阴干。

可见,至迟在南北朝时期,蜜饯的制作已很普遍,所用果品有梅子、杨梅、李、葡萄等,腌渍方式则有盐渍、蜜渍、杬汁渍等,干燥方法则有曝干、阴干等。也就是说,仅从《齐民要术》的记载看,时人已初步掌握了三大类蜜饯产品的制作技术。

蜜饯之名的诞生和蜜饯作坊的出现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4)

唐代的岭南人,还进一步发扬了其先人变难食之物为可口佳品的蜜渍传统,将当地所产的山橘子加工成今橘饼一类蜜饯。唐人段公路《北户录》就有此一段记载:“山橘子,冬熟,有大如土瓜者,次如弹丸者。皮薄,下气,普宁多之。南人以蜜渍,和皮而食,作琥珀色,滋味绝佳。”显然,段公路所说的山橘子,即今人习称的金橘一类果品。也就是说,返砂蜜饯一类产品的制作技术也初步为人们所掌握。

话梅一类产品,在唐代的岭南也很流行。唐人段公路《北户录》就说:“岭之梅小于江左,居人采之,杂以豆蔻花。……和盐曝之,梅为槿花所染,其色可爱,今岭北呼为红梅是也。又有选大梅刻镂瓶罐结带之类,取棹汁渍之[棹木叶,烹其叶,呼为棹汁。按梅有紫花梅、同心梅、丽支梅,品第绝多],亦甚甘脆。”

《北户录》中还提到了“蜜槟榔”和“糖煮嫩大腹槟榔”等蜜饯类产品。

一些岭南妇女仍延续着晋人将蜜饯当作工艺品进行加工的传统,并以之作为宴席上的饤饾,以增加宴席的档次。唐刘恂《岭表录异》就说时人看重枸橼子,以至“南中女工竞取其肉,雕镂花鸟,浸之蜂蜜,点以胭脂,擅其妙巧”,以供客赏。

除岭南之外,其他地区的蜜饯生产也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余杭郡(今浙江余杭地区)和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市)就是贡品蜜姜的两大产地。蜜姜即以生姜作原料,用蜜煎调和而成,既可作果品,又可作药品。据说,凡清晨山行,宜含一片蜜姜,这样便可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唐宋以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果品种植业和养蜂业、制糖业的发展,蜜饯的加工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蜜饯食品的品种也大为增加。

同是岭南地区出产的橘饼,其制作方法就有明显的差异。我们不妨来看看宋人韩彦直《橘录》中的两段记载:

金柑在他柑特小,其大者如钱,小者如龙目。色似金,肌理细莹,圆丹可玩。啖者不削去金衣,若用以渍蜜尤佳。

乡人有用糖熬橘者,谓之药橘。

金柑即金橘,当时人们在制作这种蜜饯时,采用的仍是前人习用的蜜渍法。而人们在用一般橘子制作药橘时,却采用了今天人们生产蜜饯时常用的糖渍法。糖渍法是将果蔬与糖液共煮,使糖液浓度高达60%以上,造成渗透压较高的环境,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并增加糖液对果品的渗透力。与传统的蜜渍法相比,糖渍法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以出产蜜饯而素享盛名的岭南地区,在宋代仍是蜜饯的重要产地。仅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书中,就记载了用人面子、五稜子、黎朦子以及豆蔻果实制作的四种蜜饯:

人面子,如大梅李,生青熟黄。核如人面,两目、鼻、口皆具。肉甘酸,宜蜜饯。镂为细瓣,去核按匾煎之,微有橘柚芳气,南果之珍也。

五稜子,形甚诡异。瓣五出,如田家碌碡状。皮黄,甚薄,味酸,久则微甘。朴切之,或以蜜渍,始可食。闽中亦有之,谓之羊桃。

黎朦子,如大梅,复似小橘,味极酸。或云自南蕃来,番禺人多不用醯,专以此物调羹,其酸可知。又以蜜煎盐渍,暴干,收食之。

豆蔻多矣。……人亦取其子为蜜果。

值得注意的是,“人面子”的记述中首次出现了“蜜饯”这一名词。它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原本指加工方法的“蜜渍”、“蜜煎”等名词,开始为专指产品的“蜜饯”所取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反映了“蜜饯”作为一个独立的食品品类,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据《本草纲目》引宋人《开宝本草》载,当时南方的杨梅产地百姓还往往将杨梅“腌藏为果,寄至北方”。

而这些蜜饯,仅是岭南一地所产。岭南的蜜饯之多,可以概见。

但若与南宋京都临安相比,则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据《武林旧事》、《都城纪胜》等*载,在当时的临安,为进行大批量生产,人们还开设有专门制作糖蜜枣儿等蜜饯产品的手工作坊,并有许多专卖蜜枣的名店,如“戈家蜜枣儿”就非常有名。蜜煎产品也多种多样,如糖脆梅、查条、蜜姜豉、韵姜糖、蜜枣儿及诸色糖蜜煎,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商品。“查条”很可能就是用山楂制作的山楂片一类的蜜饯,也就是说,果丹类蜜饯的制作技术可能已为人们所掌握。

在京师权贵的宴席上,沿袭前人工艺的“雕花蜜煎”更是花样翻新,往往成为席上的独特风景。《武林旧事》所记张俊为宋高宗举办的家宴上,席间曾端出来十二品“雕花蜜煎”,计有雕花梅球儿、红消儿、雕花笋、蜜冬瓜鱼儿、雕花红团花、木瓜大段儿、雕花金桔、青梅荷叶儿、雕花姜、蜜笋花儿、雕花橙子、木瓜方花儿等。从其命名,不难想见其玲珑剔透的雕花造型。

当时,为满足各种宴会的需要,南宋宫廷还设有蜜煎局,专门掌管蜜饯的采办和供应。吴自牧《梦粱录》中就有“蜜煎局,掌簇饤看盘果套山子,蜜煎像生窠儿”的记载。同书在叙述宫廷除夜之俗时,还提到:“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及市食。”

当时,出产荔枝的福建地区,闽中百姓还掌握了用荔枝制作蜜饯的方法,曾任福州太守的蔡襄,在其所著的《荔枝谱》中就有“剥生荔枝,榨去其浆,然后蜜煎之”的记载。

据《本草纲目》引《开宝本草》载,古称邕州的今广西南宁一带,还将当地出产的一种波斯橄榄“核作两瓣,蜜渍食之”。

人们还开始了冬瓜糖的制作,宋代医药学家寇宗奭《本草衍义》就说:“白冬瓜,一、二斗许大,冬月收为菜,压去汁,蜜煎,代果。”

品类基本齐备的元明蜜饯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5)

元明时期,蜜饯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加工技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加工工艺更趋成熟。

仅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记载看,元人制作蜜饯的果蔬就有杨梅、梅子、杏、藕、冬瓜、木瓜、生姜。腌渍方法则有盐腌、醋浸、蜜渍、糖渍等数种。从蜜饯的品种看,既有属于凉果类的“糖杨梅”、“椒梅”,属于果脯类的“糖椒梅”、“糖苏木瓜”,也有属于糖渍蜜饯类的“糖脆梅”、“蜜煎青杏”、“蜜煎青梅”、“蜜煎姜”,属于返砂蜜饯类的“蜜煎藕”、“糖煎藕”、“蜜煎冬瓜”。这里仅举有代表性的几种蜜饯制法便可窥其一斑:

糖杨梅法:以三斤为率,盐一两,淹半日。次用沸汤浸一宿,控干。入好糖一斤,轻轻用手拌匀,日晒,汁干为度。磁器贮。

糖椒梅法:黄梅大者不拘多少,搥破核。未搥以前,先以盐醃一日。铺梅一层,入沙糖,用椒、生姜丝一层。重重铺,罐内八分满,以物盖覆,蒸一遍。再用生绢覆罐口,晒十日可供。晒时先用些椒叶在梅肉上。

蜜煎姜法:社前嫩芽者二斤,净洗,控干,不得着盐淹。须候出水一饭间,沸汤略焯过,滤干。用白矾一两半,捶碎泡汤。隔宿次却澄清,浸姜以满为度。三两宿漉出再控,不得多时。用蜜二斤煎一滚,去面隔宿冷。却于新瓶内入蜜姜,约十日半月别换蜜一斤半,换蜜若要久。经年两次换。

蜜煎藕法:初秋藕新嫩者,沸汤焯过五分熟去皮,切作条子或片子。每一斤用白梅四两,汤浸汁一大碗,候冷,浸一时许,漉出控干。用蜜六两去卤水,别蜜十两,慢火煎令琥珀色,放冷,入罐贮。

宋元之际成书的《事林广记》中,对时人制作蜜饯的诀窍曾进行了专门的总结:“造蜜饯诀:凡煎果最要,遂其本性,酸苦辛硬,随性制之。以半蜜半水煮十数沸,乘热控干,别换纯蜜入银石铫内,用文武火再煮,取其色明透为度。入新缶盛贮,紧密封窨,勿令生虫。更须时复看视,才觉蜜酸,急以新蜜炼熟易之。”该书中还分别介绍了用酸果、金橘、樱桃、荔枝、桃、杏以及莲藕等制作蜜饯的方法。

元人贾铭《饮食须知》还注意到“凡蜜饯诸果,用细辛置于顶,不虫蛇”这样一种现象,从而为蜜饯的贮藏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元明之际成书的《易牙遗意》中也分别记述了“糖杨梅”、“糖脆梅”、“蜜梅”、“熏杨梅”、“蜜澄”、“糖林檎”、“糖橘”、“糖煎冬瓜”和“桃杏干”等蜜饯的制作方法。也就是说,橙子、林檎、桃子等果品,也相继成为人们制作蜜饯的原料。其中的“熏杨梅”和“桃杏干”就有一定的代表性:

熏杨梅:大杨梅置竹筛放缸内,下用糠火熏,缸上用盖。以核内仁熟为度。入瓮时,每一百个用盐四两,层层掺上,则润而不枯。

桃杏干:桃杏用汤,入盐少许略焯过,晾干,水蒸而晒之,一枚切作三四片。

在明人的各种记述中,蜜饯仍是最活跃的食品之一。如《本草纲目》就提到李干、柿饼、蜜煎樱桃、冬瓜糖等几种当时常见的蜜饯类产品。

一是李干:“今人用盐曝、糖藏、蜜煎为果,惟曝干白李有益。其法:夏李色黄时摘之,以盐挼去汁,合盐晒萎,去核复晒干,荐酒、作饤皆佳。”

二是柿饼:“白柿即干柿生霜者。其法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内瓮中,待生白霜乃取出。今人谓之‘柿饼’,亦曰‘柿花’。其霜谓之‘柿霜’。”

至于“盐藏、蜜煎皆可,或同蜜捣作糕食”的蜜煎樱桃;“霜后取之,其肉可煮为茹,可蜜为果”的冬瓜糖类产品,亦是当时人们喜爱的蜜渍瓜果。

用海棠果和柰果制作的果糕类蜜饯,也成为明人的“作品”。《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说:“今关西人以赤柰、楸子取汁涂器中,暴干,名果单是矣。味甘酸,可以馈远。”所谓“果单”,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果丹皮”。

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所记果单的制作更加详细:“果单,先以漆先平之器,少以蜜润使滑。用桃、李、杏等果甘熟者,蒸柔,取绢滤其浆,洗于蜜上。置烈日中常揺振,晒使匀薄,俟干掲。用林檎、柰子、楸子等果,则生取浆,熬稠,浇晒。”

小说《金瓶梅》第六十七回中提到的“衣梅”,则是用“各样药料,用蜜炼制过,滚在杨梅上,外用薄荷、橘叶包裹”的具有一定食疗价值的另类蜜饯。

果糕类蜜饯的制作在明代已相当成熟。除“果丹”外,高濂《遵生八笺》所载“山楂膏”也是此类产品:“山东大山楂,刮去皮、核,每斤入白糖霜四两,捣为膏,明亮如琥珀。再加檀屑一钱,香美可供,又可放久。”

《夜航船》中还总结了时人贮藏蜜饯的新方法:“蜜饯夏月多酸,可用大缸盛细沙,时以水浸湿,置瓶其上,即不坏。”

明邝璠《便民图篡》记述的“造蜜煎果”法更为详尽:“凡煎果,须随其酸苦辛硬制之。以半蜜半水煮十数沸,乘热控干。别换纯蜜,入沙铫内,用文武火再煮,取其色明透为度。新瓮盛贮,紧密封固,勿令生虫,须时复看视,觉蜜酸,急以新蜜炼熟易之。”“收藏蜜煎果”:“黄梅时换蜜,以细辛末放顶上,虮虫不生。”

制作蜜饯的果品来源也更加广泛。仅从嘉靖四十二年《大理府志》“物产志”中的记述便可见一斑:“蜜饯:以杨梅、枇杷、橙、橘、梅、桂、木瓜、附余甘子、唐求子、姜芽、杏(木多)、槟榔、海棠子之属,蜜渍之成煎也。”

渐趋成熟的清代蜜饯制作技术

紫苏橄榄怎么腌制好吃又简单,甜橄榄的制作方法(6)

蜜饯的制作技术在清代更加成熟,连佛手、橙子、香橼等都成为制作蜜饯的原料。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就说:“其类有曰橙者,皮厚而皱,人多以白糖作丁,及佛手、香橼片为蜜煎。”

清代徐缙、杨廷选私撰的南通地区方志类著作《崇川咫闻录》,在其“物产录”下,所记蜜饯的用料更形形色色:“蜜饯如枇杷、丹枣、青梅、橄榄、紫苏、藕丝、樱桃、橙子、枸杞子、梨片、香橼片、佛手片、生姜片之类,和蜜煎汁渍者。湿,世灯庵制佳,加洋糖糁透,可入炒米藏者。干,泰邑出。”

当时人们在制作蜜饯时,不仅采用了传统的蜜渍法和糖渍法,还灵活运用了包括焙、蒸、晒、炖、腌等各种手段在内的特殊制作方法,从而使蜜饯呈现出绝然不同的风味特色。清人《养小录》中就较详地介绍了桃干、李干、盐李、糖杨梅、青脆梅、樱桃等蜜饯的制作方法:

桃干:半生桃,蒸熟去皮核,微盐掺拌。晒过,再蒸再晒,候干,白糖层迭,入瓶封固,饭锅炖三四次,佳。李干同此法。

盐李:黄李盐挼去汁,晒干,去核。复晒干。用时以汤洗净,供酒佳。

糖杨梅:每三斤,用盐一两淹半日,重汤浸一夜,控干。入糖二斤,薄荷叶一大把,轻手拌匀,晒干收贮。

青脆梅:青梅[必须小满前采,总不许犯手,此最要决]。以箸去仁,筛内略干。每梅三斤十二两,用生甘草末四两;盐一斤,炒,待冷;生姜一斤四两,不见水,捣碎;青椒三两,旋摘晾干;红干椒半两,拣净;一齐炒拌。用木匙抄入小瓶,先留些盐掺面,用双层油纸加绵纸,紧扎瓶口。

当时,用樱桃制作蜜饯仍非常流行,从《养小录》的记述看,其制作方法也比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大熟樱桃,去核,白糖层迭,按实瓷盆。半日倾出糖汁,沙锅煎滚,仍浇入。一日取出,铁筛上加油纸摊匀,炭火焙之,色红,取下。大者两个让一个[让,套入也],小者三四个让一个,晒干。”

话梅、话杏一类产品的制作技术也更加成熟。清李化楠《醒园录》就记载了当时称作“腌咸梅杏”的制作方法:“当梅杏成熟之时,择其黄大有肉者,每斤配盐四两,先下点水,将盐、梅[杏同]一齐下盆内,用手顺顺翻搅,令盐化尽为度。每日不时搅之,切勿伤破其皮。上面用物轻轻压之。三天后装储瓮内,有病时吃之甚美。若欲晒干,每斤只加盐二两五钱,腌压六七天取起晒之,晚用物压之使扁。”这种制作工艺与今天已相当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虽见于宋人的记述但语焉不详的果丹类蜜饯,也为人们所熟悉。《养小录》中记述的“山楂饼”就属于这类产品。其制法是:“连皮切片,去核捣烂,绞汁,略加水,和白面少许熬之。急剁熟,加白糖,急剁入瓷盆,冷,切片。”若加入少许乌梅汤,更显得色红可爱。

果糕类蜜饯的制作也达到相当的水平。《康熙几暇格物编》中就记述了产于陕西的由山楂等水果作成的果丹皮(时称果单)的制作方法。据说以楸子做成的为黄色,以哈果(山楂一类植物,因其果成熟时或赤色,或青黑色,故俗称红果、黑果)做成的则有红、黑二色。其制法是:“秋时采取,摘去枝梗,将果下锅,熬出津液,漉去渣滓,炼成薄膏,贮别器内,候少凉,膏欲凝结。略如纸房抄纸法,以木为匡,抄而成皮,匀薄如油纸,揭起阴干。红果成者,色红,黑果成者,色黑。土人以之饷远。亦名果煅皮,以自熬煅而成也。”简单地说,就是将果下锅,熬出汤液来,滤去渣滓,炼成膏状。等稍凉凝聚后放入木框,将其匀薄如纸,揭起阴干即成。

显而易见,当代蜜饯制作中经常采用的浓盐水脱水、糖中煮泡、反复晾晒以及人工烘干等工序,在清代的蜜饯制作中都可以找到。而一些诸如蒸、炖等工艺却又是今天很少见到的。

徐珂《清稗类钞》中曾对清代制作蜜饯的大致情形,进行了总结:“顺、康间,滇西多蜜饯物,蜜甚多。土人扑得大蜂,以长线系其腰,识以色纸,迎风放之,乃集众荷畚锸随行,度越山岭,蜂入土窍,从而掘之。其穴大如城郭,辄得蜜数百斤。故槟榔、香附、橙、柑、木瓜、香橼、梅、李、川芎、瓜、茄,多以蜜渍供客,复以酒醉群蜂而饷亲友。降及同、光,江、浙大盛,然以苏州稻香村所制者为尤佳。”

该书中记述的两种蜜饯也极有特色:

松花蕊:松花蕊,去赤皮,取嫩白者蜜渍之,略烧,令蜜热,勿太甚,极香脆。

茴香枣:休宁有香枣,盖取二枣刓剥叠成,中屑茴香,以蜜渍之,好事者持以饷远。其始则商人妇所为寄其夫者,义取早回乡也。

其中的“茴香枣”作为民俗的承载者,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而我们从中所体味到的,仅仅是蜜饯那甜甜的滋味么?

参考文献(略)

《印记中华的副食清单》(连载)

权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2

栏目热文

紫苏橄榄腌制方法(云南腌橄榄紫苏干做法)

紫苏橄榄腌制方法(云南腌橄榄紫苏干做法)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一种腌制生橄榄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材料:紫苏、酱油、辣椒粉、味精、五香粉。方...

2022-12-02 03:57:47查看全文 >>

紫苏橄榄干的制作方法(大理紫苏橄榄干的做法大全)

紫苏橄榄干的制作方法(大理紫苏橄榄干的做法大全)

咳嗽食养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病症,咳嗽患者的饮食宜忌至关重要,且应当分别对待。听听中医的建议中医理论认为咳嗽一般分为...

2022-12-02 04:24:42查看全文 >>

橄榄的十种做法(四种人不能吃橄榄)

橄榄的十种做法(四种人不能吃橄榄)

现在是青橄榄大量上市的季节。老家种植了一颗橄榄树,新摘了一些橄榄,奶奶邮寄给我,嘱咐我用来煮汤喝,去除干燥可以滋润。许多...

2022-12-02 04:36:40查看全文 >>

紫苏橄榄干的做法大全(晒橄榄干的做法大全)

紫苏橄榄干的做法大全(晒橄榄干的做法大全)

还记得小时候打黑橄榄的场景吗?从太爷爷那一辈起,就有了黑橄榄树。爷爷分家得了一棵黑橄榄树。黑橄榄树长得特别高大,树杆需要...

2022-12-02 04:23:08查看全文 >>

腐熟后的淘米水怎么保存(腐熟了的淘米水放久会失去效果吗)

腐熟后的淘米水怎么保存(腐熟了的淘米水放久会失去效果吗)

导读养花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浇水,水分控制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植株长得壮不壮,而我们在给花卉盆栽浇水的过程中,除了使用家...

2022-12-02 04:31:18查看全文 >>

紫苏橄榄干怎么吃(紫苏籽的最佳吃法)

紫苏橄榄干怎么吃(紫苏籽的最佳吃法)

老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尤其是入夏后气温一天高似一天,肉食动物们也会担心,肉吃多了会引发身体不适。今天琳琳推荐一道紫...

2022-12-02 03:56:13查看全文 >>

紫苏橄榄的制作过程(紫苏橄榄制作)

紫苏橄榄的制作过程(紫苏橄榄制作)

大家好,我是村姑,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学习、认识、了解农村的那些宝贝!紫苏是一种可以吃的中药材,它的叶子可以直接食用,拌凉菜...

2022-12-02 04:20:00查看全文 >>

紫苏橄榄的做法(云南腌橄榄紫苏干做法)

紫苏橄榄的做法(云南腌橄榄紫苏干做法)

烹蟹专家这个称呼是一家广东的酒店所独有的。这家酒店推出了螃蟹宴让大家开足了眼界。有不少的极品螃蟹菜足足是让大家过足了瘾。...

2022-12-02 04:33:35查看全文 >>

青橄榄怎么做成橄榄好吃(自制橄榄干)

青橄榄怎么做成橄榄好吃(自制橄榄干)

用橄榄制作橄榄菜,潮汕心灵手巧的赶紧学习起哦全球潮汕 橄榄是潮汕人喜欢的水果之一,过年时节,橄榄是必备的年货,装在小盘...

2022-12-02 04:07:50查看全文 >>

乌橄榄的正确做法(晒橄榄干的做法大全)

乌橄榄的正确做法(晒橄榄干的做法大全)

在潮汕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叫做“乌橄榄”,它是食物,能当玩具,还可以做工艺品。记得以前在家的时候,每到农历的八月份、九月份...

2022-12-02 04:27:0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