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小时候很痴迷这个活真活现的故事,当真的做过好几次,可惜泥鳅不听话,从不往豆腐里钻。后来知道了这个传说的更多的版本,于是养来小号的泥鳅,三天不喂食,饿着。第四天水里滴几滴香油,第五天倒点鸡蛋清,第六天大功告成。遗憾的还是不钻豆腐里,只是不用剖开收拾,能整囫囵做熟。
多次的失败,终于明白,泥鳅钻豆腐确定是传说,如果能遇热钻进凉凉的豆腐里,那智商你也不敢吃它是吧?真正的泥鳅豆腐这道菜,还是传统做法很好吃:选大个的泥鳅2斤,手工熬浆做的豆腐1斤,适量葱姜甜酒和油盐;收拾干净的泥鳅入锅慢煎至金黄。煎制的油多一点,中火偏小,时间长点,务必煎透煎酥。豆腐切小块,或片或丁随意;煎好泥鳅后加开水至淹住,给葱姜生抽甜酒盐。敞盖中火20分钟加豆腐,继续5分钟关火,起锅装盆,给几段香葱点缀,成菜上桌。
这个菜可带汤,也可收汁,都很有特色,美味的不得了。当然还有很多种做法,都很好吃。
泥鳅钻豆腐其实也就是道传说的菜,据说由周口渔民创制,偶尔机会将小泥鳅放水盆吐泥后,放锅内连同姜蒜豆腐一起煮。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鱼尾留于外,后取名为“泥鳅钻豆腐”。
活泥鳅受热之后,其实不会去钻进豆腐之中,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有闲人专门针对泥鳅是否会钻豆腐做了试验:
买来活泥鳅与豆腐,试验分两次,第一次将活泥鳅与豆腐一起放入冷水中,盖上锅盖,然后慢慢加温。结果发现随着水温慢慢升高,泥鳅在锅中只是到处乱游,虽然热的要命,但并不会钻入豆腐之中。
第二次是先将活泥鳅放入冷水中,盖上锅盖,然后逐渐加温,待水温升高,泥鳅无法忍受乱游之时,再放入低于水温的豆腐,结果发现,泥鳅依然不会钻入冷豆腐之中。
第三种是不盖锅盖,结果发现泥鳅只要水温升高,就会往外蹦跳!根本不会钻进豆腐里。而且不管是老豆腐、嫩豆腐,都不会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