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包青团这事吧,南方人和北方人迟早得打一架!"昨儿个在菜市场,眼瞅着张大妈和李婶为青团该包豆沙还是包咸菜吵得面红耳赤,我赶紧抱着刚买的艾草溜了。您还别说,这清明节的青团啊,就跟端午的粽子似的,年年都得整出点新花样。但您要真打算动手,可得听我唠唠——去年隔壁王叔硬是把青团蒸成了绿煤球,那场面,啧啧!
先说说这艾草的门道。您可别看见绿叶子就往家薅,正宗的艾草得挑清明前半个月的嫩芽。叶片背面泛白绒,闻着有股子中药香,这才是正经货。上周我在早市见着个卖"野生艾草"的,走近一瞧全是蒿子,这要是买回去,包出来的青团能苦得让你怀疑人生。教您个绝招:掐片叶子搓出汁,手指染上洗不掉的青绿色才是真艾草。

和面这关最要命。糯米粉和粘米粉得按3:1配,去年我家楼下超市搞促销,张大娘贪便宜全用糯米粉,结果青团瘫在蒸笼里跟一锅绿稀饭似的。水温要控制在60度左右,太烫会把艾草烫死,颜色发黄不说,还留不住清香。我试过最稳妥的法子:先把艾草焯水挤干,加小苏打固色,用破壁机打成浓浆,这可比直接剁碎了和面强百倍。

说到馅料,您可别学年轻人整那些花里胡哨的。豆沙馅得用当年新红豆,泡够八小时再上高压锅。我亲眼见过李婶图省事用现成豆沙,结果蒸出来青团裂得跟东非大裂谷似的。咸党也别得意,咸蛋黄要提前喷白酒烤出油,肉松得选纤维长的,去年王叔贪便宜买的碎肉松,包出来活像团烂棉絮。
包的手法才是真功夫。面剂子要搓成窝头状,皮厚了吃着噎人,薄了准漏馅。我教您个绝活:左手转皮右手填馅,虎口慢慢往上收,最后揪掉的小揪揪别浪费,按在青团底部当防粘垫。蒸的时候切记垫粽叶,去年张大娘用油纸,揭的时候带下半个青团,气得直跺脚。
蒸制时间最玄乎。水开上汽后八分钟准时关火,多一秒就塌,少一秒夹生。揭盖时得眼疾手快,趁热刷层熟油,这招是我跟乡下姑妈偷师的。晾凉了装保鲜盒,放冰箱冷藏能吃三天,但千万别学年轻人冷冻,化冻后的青团比橡皮泥还难嚼。

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费这老大劲值当吗?我跟您说,去年清明我送邻居们的手工青团,愣是让小区棋牌室的老头老太们休战三天——光顾着研究馅料配方了!对了,转眼就到夏天,您包青团剩下的艾草别扔,晒干了缝几个驱蚊香包,比超市卖的*虫剂管用多了。这日子啊,就得把老祖宗的智慧揉进柴米油盐里,您说是这个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