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粉倒入面中后要快速拌匀,才能让每一根面条上都裹满蟹粉。每吸溜一口,就像一颗鲜味炸弹在口腔迸射。
如果口袋富裕一点,可以再来个升级版的秃黄油面。和蟹粉不同,秃黄油是取公蟹的膏和母蟹的黄,用猪油炒制而成。因为没有蟹肉,所以要用更多蟹,价格也更贵一点。
11 | 三虾面-夏季限定

江南一带,四季有虾,但只有到了夏初的梅雨季节,才能吃上这么一碗苏州独俏的三虾面。梅雨季节,河湖雌虾虾身抱籽,虾脑肥硕。三虾面就是取其虾籽、虾脑、虾仁制成的。
制作三虾面,比起蟹粉面还要再费事不少。剥虾取籽过程冗长繁复,往往需要4个小时的准备工作。然后加上葱、姜等材料调味,不停翻炒将近一个半小时才可出锅。

也就是说,前前后后要五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最后备的料可能只能让十几名幸运的食客吃到。这种在外人看来“闲得慌”的做法,才能带来“鲜得掉眉毛”的美味。
12 | 松蕈面-春秋季限定

松蕈是常熟虞山特有的菌菇,新鲜松蕈长得黑乎乎,并不起眼,名气也没有松茸大,但却是苏锡常人的隐秘心头好。
松蕈最美的是松蕈熬制的油,也是古代江南寺庙中常用的素油。松蕈面本是庙中和尚做的素面,但因为鲜美异常,还有淡淡松香味,逐渐得到了各种食客的喜爱,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