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的独特节日。此时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的时节。古语有云:“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与寒食节交融,衍生出“改火祭天”的传统,更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追思与对生命的敬畏。

清明节也有自己的食俗,如南方清明节要吃青团,软糯的青团承载着江南人对清明独特的记忆。但在北方,清明节吃冷食、清明饭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甚至很多老一辈的北方人也不知道清明节要吃什么。这个时候,万能的饺子就再次派上了用场。无论是清明祭祖,庄重肃穆间表达对先人的追思;还是家人团聚,热闹氛围里享受亲情的温暖,饺子总能恰到好处地增加氛围感,它形如元宝,蕴含着吉祥纳福的美好之意 。

清明正值春菜丰茂,饺子馅料讲究应季而食。老辈人常说:“3馅不上桌,福气不进门”,以下三种馅料既鲜美又暗含吉兆,为节日添彩。

荠菜是清明时令野菜的“扛把子”,《诗经》中便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赞颂。其嫩叶清香回甘,与肥瘦相间的猪肉搭配,油脂浸润菜叶,鲜香加倍。民间视荠菜为“聚财菜”,包入饺子中,寓意“财源如荠菜般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