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短块形状的就叫做“糖瓜”。晋代《荆楚岁时记》已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
2009年,糖瓜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相传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他记录人们的生活起居、善恶行径,并在每年腊月二十三向玉皇大帝汇报。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祭灶仪式,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期盼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威海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中,只要到了腊月,就有了香甜可口的糖瓜吃。这主要是因为冬夜的严寒能使处于高温的麦芽糖迅速凝固冷却,从而变得酥脆,所以糖瓜多在冬天凌晨制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最是脆甜香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