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仪式感是生活中最好的春药,但这个仪式感似乎又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甚至还有人说仪式感就是鸡汤,对生活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与其去耽误时间弄什么惊喜,不如挣钱来得直接。
这个仪式感,到底是什么东西?
仪式感算是个新词,经过近年来心灵鸡汤的大泡发,俨然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但是这个词到底从何而起,个人才疏学浅,委实不知道。也许是舶来品吧,毕竟谈到“仪式感”,没有不以《小王子》中间狐狸的对话来佐证的。
让这个时刻与众不同“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让这一天或这一刻与众不同,这确实是“仪式”的一个重要功能。这种情况下,仪式其实是最直接、最外化的情感表达。
狐狸提到猎人的仪式,每周四去跳舞,这在很多人眼中与仪式何干?不过是一个生活固定的程序,在客观上给了狐狸美好的一天。于猎人而已,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那么是猎人自身的生活习惯带来的舒适感,还是狐狸因为猎人休息带来的自由感,能被称作“仪式感”呢?
其实都可以。
这是一种很唯心的感觉,是人们自我麻醉、臆造出来的一种感觉,类似于精神鸦片。猎人如果到了周四,没有去跳舞,可能就会感觉不舒服,这是生活习惯慢慢让身体对精神产生了一种依赖。他不去跳舞行不行?当然可以。这问题就好像问很多抽烟的人,你不抽行不行?当然可以。我们都知道戒烟最难的是心理依赖。
对“仪式感”带来的欢愉和快感正如同此类。
假如猎人从今后周四都不去跳舞了,狐狸必须学会在这一天也要四处奔逃,他当然是不幸福的,失去了周四放假的仪式感,但是如果不这么做,丢的可就不是幸福,而是性命。
而这一天也就像在猎人枪口下逃生的每一天一样,并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虽然去跳舞未必是“仪式”,但是确实成为了让周四这一天与众不同的催化剂,让这一天被狐狸记住的原因。
而狐狸称之为“仪式”,带来的感觉就是“仪式感”。
让这个人与众不同其实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仪式,但是能否带来感觉,还看你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认知,如果你认为它带来了与众不同,就会产生仪式感。比如有朋友走进你办公室,你站起身,客气地打招呼,握手,这就是仪式;比如你家里来了亲戚,你要*鸡宰羊,去买瓶好酒来招待,这也是仪式;比如你送把求婚戒指藏在蛋糕里,然后单腿下跪,这当然更是仪式。
只不过这种种仪式中,有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称之为“礼仪”——不做反而不礼貌了。而有些却是舶来品,比如求婚,比如超市中服务员的尾随——这对思想比较守旧的人,反而会感觉有些不适,但是在已经习惯了这些风俗行为的国家、地方,这些行为也就随意,并不会引发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