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为我国十大传统传统名花、盆景十八学士之一,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落叶灌木,在传统的民间传说中,杜鹃花大多带着一股哀怨的情愫,它们是由一对情侣化作杜鹃鸟(又一作蜀王杜宇“望帝”死后幻化),日夜悲鸣啼血所渲染的一抹嫣红。
杜鹃盆景养护的方式并不太困难,作为盆景素材,常会选择下山桩作为栽培养护的方向,如果是做小品盆景,也可以从小苗开始培育,从幼苗培育的杜鹃小品,根系的发展放向更能随心造型。
篇幅有限,杜鹃盆景养护的技巧这里便不做赘述,有需要的盆友可参阅:
对园艺有所了解的朋友,对翻盆换土想必都有一定的了解认知。但盆树在翻盆换土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洗根?又要怎么判断?本期内容,笔者试将杜鹃盆景翻盆洗根的二三事做一整理,同朋友们分享。
洗根翻盆杜鹃在栽培时,喜欢光照充足和凉爽通风的生长环境,植株对介质的要求并不高,成型盆树在盆土较少的观赏盆内也能够长的很好。
但因杜鹃绵密根系生长比较迅速,很短的时间内根须就会遍布整个盆内,尤其是在观赏盆内的杜鹃盆景,2~3年左右就需要做一次翻盆换土的动作,最佳的换盆时间在初春萌芽前,以及秋季,这2个生长的旺季进行,而长期未做根系梳理动作的盆树,宜在换土的同时做一次洗根的彻底作业。
如果从园艺市场选购杜鹃素材或小苗,通常其自带的介质保水性过强,养护时容易烂根,若介质干燥时又变得不易吸水,对盆树的养护管理而言并不会理想。为确保盆景健康,建议入手后尽快做洗根换土的作业,将盆树换上颗粒土。
杜鹃在换盆时,是否需要清洗根系?这需要根据植株的健康状况来做综合的判断分析,通常情况下,已经上到观赏盆的盆景,盆土量较少,并且经过长期的施肥、施药。以及盆土颗粒的自然崩解等等因素下,盆器的疏水性也会逐渐降低,盆土本身的酸碱度亦会受到改变。
同时因为是在小盆中养护,植株根系生长也会由于盆钵的限制,无法自由伸展。盆内根群缠绕,为让换盆后的植株更加健康,故而整理根系时,就需要洗根。不过如果是多年未洗过根的素材,根须纠结缠绕,脱盆洗根时需要梳理这些根系,对根系的损伤较大,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 如果是小苗培育阶段,通常会从苗盆直接套换大盆养护,盆景根系生长发育空间充足,清土的时候,需要清根的量也会相应减少,对树的负面影响也会降低。
这株杜鹃在做翻盆换土的时候,由于枝叶并没有做大幅度的修剪,因此在对植株换土时,先将剩余的花蕾花朵一并摘除,而后做了简单的洗根。根须不太适合清洗太干净,清理太干净,势必伤及根须,会带来连锁反应,不同的根须为各枝干提供养分,根群突然减少而枝叶不做删减,势必影响盆树的健康。
为了稳定树势避免养分消耗过多,花季要注意适时疏蕾——既摘除花蕾,疏蕾的量可总量的一半左右,可以更好的蓄留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