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抓,不定量,不仅看起来泡茶没有仪式感,还会造成浪费。
抓少了,泡出来的茶味稍淡,好喝是好喝,但达不到完美效果,同时剩余茶味难以维持到10冲之后。
抓多了,冲泡出来的茶汤味道浓,微微苦,会遮盖桐木高山红茶自身的鲜醇、清冽。
考虑到金骏眉的茶芽细巧,大手一抓,出现“抓多”的概率高。
比如,一次就抓了8克、9克、10克,直接放进盖碗泡。
原本买一罐50克的茶,能分成10次喝,但随手抓茶就胡乱泡,泡不了几次,整罐茶就见了底。
算下来,实在划不来。
《5》
四、前6冲尽快出汤。
为了顺利实现目标,将金骏眉泡到10冲泡以上,在泡茶期间要精打细算。
除了要在投茶用量上,进行精算外,每一冲的浸泡时长也有讲究。
原则上,茶味没有泡淡前,默认尽快出汤。
前6冲左右,速速出汤。
且,泡茶期间,全程动作都要提速。
往盖碗内打圈注水时,要快,动作别慢吞吞。
注水结束,合盖与拿起盖碗出汤,要完美实现转场,别磕磕绊绊。
倒出茶汤时,顺着合盖缝隙,让茶汤呈现飞瀑姿态倾倒。
通常,从往下注水那一刹算起,直到倒出大量茶汤,泡出一冲茶汤的用时要控制在7秒、8秒内。
新手刚开始用泡茶,快出水的要求稍微放宽些,也要10秒内完成。
动作利落的泡出一冲茶,才能为后续茶汤“保存实力”。
类似跑马拉松长途,开场不适合冲刺,留存体力,才能坚持到最后。
不然,一上来就闷泡,等于一开场就百米冲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闷不了几次,茶味就会彻底转淡。
连续快速出汤,连泡6冲、7冲后,要酌情调整。
根据上一冲茶汤表现,调整策略。
一旦发现茶味稍微变淡,出汤时可以迟5秒-10秒。
再下一冲,延迟15秒左右。
依次往下,逐步加时。
直到坐杯闷泡接近一分钟,泡出来的茶汤滋味稍淡,这泡茶才算画上了完美终止符。
届时,肯定超过了10冲之后。
《6》
喝茶,讲究静心。
传统功课里,有一门课程叫做“静坐”。
静坐,生定力,修身养性。
喝桐木金骏眉,建议小口慢啜。
白居易静坐时,曾写下这样的记录。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苏东坡写静坐,“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将生活的脚步放慢,静下来之后,能获得不少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