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懂我的老板又明白了:我又开始卷你们了。
大部分老板都会当老板,对于战略(画饼),投资(算账),利润(管控)这些技能不能说无师自通,只能说信手拈来。多数都是这么*,只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抽象归纳成术语。
对于总经理能力那就不一样,会的和不会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就拿生活服务业的「美业」来说:会的能上市,能全国连锁,不会的开不出来第二个店,并且多数会卡在 6-8 家,业绩 2000 - 3000 万元的规模怎么都上不去。
曾经在 IBM 咨询做过研究,企业从创业期进入发展期的时候,很多企业会遇到「假闭环」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快速裂变。
造成的原因就是,在企业业务发展之初只有「业绩」思维,没有经营模型的「闭环」。从而导致在发展阶段,商业模式不清晰无法被验证,直营、特许、跨区,利润都会被管理成本大幅吃掉,导致开店亏损,无法规模化。
此时的老板,如果是一名合格的总经理,不仅可以完成规模化的建设,还能通过管理向企业内部要利润,做大和做强同时进行,两手抓两手硬。
老板也不用担心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总经理做不到的问题,我用今天几千个字就能让你们明白如何达成。
作为「创始人模式」的老板兼总经理,你有三个不能被替代的身份,并且这三件事都是你在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抓手,那就是:头号产品经理 首席营销经理 最高人力经理。
首先,产品和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抓手,凡是说产品不重要的直接吐他一脸。产品和营销就是一家公司的头牌,剩下的所有技术,包括生产、供应链,交付和售后,以及企业职能,都是围绕产品和营销来构建的。
那么老板就需要对自己的产品完全熟悉,并清晰的知道如何匹配营销能让他打出最大的结果。
其次,老板从头到尾参与项目,他最懂用户要什么。老板必须懂客户需求,知道如何用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这样他才配深度的参与品项的设计和研发中。
同时老板也是对市场变化最敏感的人,他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调整。老板同时也是公司里最有话语权,他的行为是最被团队关注,那就决定了他能打破部门墙,拉通资源,消除障碍,在公司的业务上快速得到闭环。
总之,产品和营销密不可分。老板必须承担首席产品和营销的职责,这是你指挥企业最有力的指挥棒。如果你放手这项工作,那么对经营你将没有力量。
这里的人力指的是企业所有的人,你可以不懂组织逻辑,但你必须要懂得如何判断和分辨人才。
业务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路径是组织。组织是业务的另一面,你抓住了产品和营销就是抓住了业务的七寸,让你的 OD (组织设计)围绕业务将组织的蓝图清晰描绘,你就能得到一张人才地图。
剩下的工作就是按图索骥,将最适合的人才放到里面去了。
雷军会面试所有的 -1 乃至 -2(直接下级和隔级下级),马斯克则会面试到 -3 (扁平化组织里基本涵盖所有人)的员工。这不仅是一个了解应聘者的过程,也是一个征服他的过程。
顶尖 CEO 都有一个必备技能,那就是「招揽人才」。这种招揽不是简简单单的面试,而是能够为企业物色、选拔、吸纳、说服能够改变企业经营效率或者效果的人。
刘姐是我见过最有人才意识的老板。和她每次吃饭她都会观察哪个服务人员优秀,哪个销售人员深得她心。看上后,她就会告诉人家她多么欣赏人家,希望加个微信,基本上都不拒绝。她店里的那些优秀的员工基本上都是这么拐来的。
当你面试过行业中顶尖人才,并将他成功收入麾下的时候,那时的你一定会爱上面试这件事。作为老板的你如果都不能为公司吸纳顶尖人才,难道你要指望月薪 3000 元的 HR 小妹给你解决?
老板的差距不仅仅是认知,更是想到后做到的能力差。如果你能在产品、营销和人才上有足够的认知和能力,那么你的企业大部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里引用了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铭文,意在强调个人修养和治理企业都要不断革新、进取,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每天都有新的进步和变化。
分享几个关于管理的技巧,希望老板们能够助力你在 2025 年的经营更加顺利。
其一、杜绝「一超多弱」,拥抱「一超多强」。很多老板用人畏手畏脚,总担心优秀的人难以驾驭。那你不妨换个角度,为什么要驾驭?共赢不好吗。追逐 One Peace 的路上,路飞的每个伙伴都想当海贼王的话,还没有出东海就完结了,哪里会有几十年还不完结的情况。
就是因为每个能人都有在企业愿景下追逐的个人梦想,大家才会是一个团队,才会同舟共济的将大船开向更远大的终点。
其二、将工作经历从低维中脱离,迎接「高算力」工作。多个助力花不了多少钱,过年的时候从家族里的孩子中找一个机灵、聪明的培养在自己身边。把自己从那些空耗精力,导致自己从业务上失焦的事中解放出来。
同时,从企业中把想要重点培养的人空降到身份当助理,手把手的带教同时让他协助你处理工作中重要且可控的事情。比如打通资源,传递信息或者追踪重点进度,这样他不仅可以快速熟悉工作,也能快速懂你,后期不论是外放还是内部提干都会更好用。
其三、承担而非独裁,企业的成功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没品的老板会和员工争功,智慧的老板会给员工挣功。「创始人模式」不是让老板一言堂,所有的事情自己承担,而是把压力扛在身上,鼓励团队创新和自信,让主动的团队承担更多的责任,相等的就要赋予相对的自主权和享受更多的收益分配。
老板虽然深入一线参与决策,但更多是一个导师、咨询和观察的决策,引导团队走向正确的道路。如果团队错了在行使你的否决权,否则就让团队驱动事情的发展。
事不怕错,就怕没有方向。总之,中小企业的老板要做到「以身入局,领导业务,招揽人才」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的经营就不会偏,你也会是一个非常胜任的CEO。
,我是老朱,
助力企业持续增长的咨询师。
感谢你的耐心,
我们三天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