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螺春》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在苏不饮碧螺春,食尽春茶也枉然!
洞庭碧螺春早在隋唐时期就盛名在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话说清康熙皇帝南巡,游完杭州,品过龙井后,来到苏州,又被这洞庭山边的茶叶惊艳,特赐名为“碧螺春”。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又有诗云“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人有三六九等,茶有一三五级,碧螺春按茶叶品质也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
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越低,锅温越高,投叶量越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
特一级和特二级属于碧螺春中的极品,为单芽炒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
一级碧螺春对茶叶也要求颇高,要求“一旗一枪”不超过2厘米时采摘下来,即一芽一叶,茶叶质量优异,价格适中,送礼的话至少得这个等级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