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茶树品种”几个字尤为亮眼。
接着再翻阅2018年5月1号实施的《白茶国标》得知,白茶是以大白茶、水仙茶树以及群体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
可见,并非所有茶树都可以制作成白茶,人家对茶树品种可是有明文规定的。
接着再从工艺上看。
绿茶的工艺中,包含了*青、揉捻。
*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反应,使得茶多酚较多留存在叶片中。
*青工艺还可细分为,炒青、蒸青、晒青、烘青。
基于此等工艺,绿茶的风味是以鲜爽、鲜香为主。
反观白茶的工艺就简单了不少,是以萎凋和干燥为主。
萎凋,就是将茶青薄薄地摊晾在离地70公分的水筛上,让光照以及风力带走部分水分。
而干燥,则是将萎凋结束后的白茶,采用低温慢烘的方法,将茶叶的含水量烘干至低于8.5%。
制作完成后,利用合适的存茶包装将茶装好,存放在干燥、无异味、避光的环境内便可。
白茶属于不*青、不揉捻的茶类,内在养分较为完整得以保留。
无论是从茶树原料还是制作工艺来看,绿茶都不可能是白茶。
说白茶是绿茶,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3》
开篇中那位视频主角的话里,也存在正确的观点。
“白茶、绿茶鲜香淳爽,回甘生津迅速。”
的确,白茶和绿茶在风味上,走的是鲜爽的路线。
绿茶之所以鲜爽,得益于*青这一工艺。
前文有简单讲到,*青会抑制茶多酚的酶促反应,由此茶多酚便不容易出现氧化的情况,绝大多数都留存在芽叶当中。
以至于在品饮绿茶的时候,滋味鲜嫩、鲜爽,带着小清新的感觉。
而白茶之所以鲜爽,与树种以及工艺脱不开关系。
熟悉白茶的茶友肯定都知道,无论是白牡丹还是春寿眉,芽叶上都覆盖着厚厚的白毫。
这些白毫不仅可以提供毫香,还蕴含着丰富的茶氨酸。
当在冲泡的时候,大量的茶氨酸便会融入汤水中,让茶汤喝起来鲜爽清甜,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