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将桃符上题写“吉祥词”的形式,改为在红纸上书写、印制,则是“吉祥语”(包括福字)斗方的前身。
“吉祥语”斗方的形成还与宜春贴(或称宜春方胜)有密切的关系。宜春贴是立春日张贴的一种吉祥语。《荆楚岁时记》有言:“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形戴之,贴‘宜春’二字。”唐代诗人韦庄《立春》中有“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秀楣”的诗句。这种原本在立春日祝贺新春时张贴的吉祥语,至迟至宋代就移用到春节了。
宋代吴自牧所撰《梦粱录》卷六中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这里说的“春牌”,有人认为就是“宜春贴”,因为春节在民国之前都只称元旦,元旦时张贴的东西不应称为“春牌”,“春牌”之称很可能就是从立春时的宜春贴移用而来。“福”字斗方能够在中国民间长期传承,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缘于“福”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人类的保护神
说完福字再来说说门神,门神是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其中,武圣关羽就是常客。
早在宋朝,关羽就被称为“馘魔关元帅”。明神宗时,关羽又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背负了在三界降妖伏魔的重任,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斩*为祸人间的妖怪。虽受封为伏魔大帝,关二爷仍然保留了当年为人时的些许可爱之处。
假如想选择一位更厉害的神仙,可以去拜拜真武荡魔大帝。
真武荡魔大帝即玄武大帝,在道教仙话中为镇北极六天的尊神。传说他“双睛掣电伏群魔,万骑如云威九地。”“有妖皆翦,无鬼不烹。”这位玄武大帝在升格成“帝”前,被称为“北极佑圣真武大元帅”,位列“北极四圣”之一,负责管制酆都,扫灭邪魔。可以说是十分专业的除妖神仙。他的道场就在武当山,疑家中有妖怪作祟的朋友,去武当山游玩的时候可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