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再来说一说节拍管理,节拍管理是什么呢?
节拍管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生产节拍,一种为市场节拍(客户需求节拍)。
从生产管理角度来讲,生产节拍就是安排生产的节奏,也就是说生产线按照怎么样的步调进行生产,说白了就是生产线相隔多久产出一件产品。
而市场节拍或叫客户需求节拍,是指客户多长时间需求一件产品,市场节拍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实施,难以与公司内部销售部门步调一致,好多公司还是备货生产。
节拍一般用TT表示,也就是Takt Time,德语的意思是“音乐的拍子、节奏”的意思。TT=每日可利用的工作时间/每日销售需求产量
从精益生产的角度讲,市场节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精益生产讲究的是按照客户的“需求”生产,所以说,市场节拍是工厂安排生产的“指挥棒”,其直接影响企业的人、机、料等生产资源的投入,市场节拍没把握好或不清晰,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浪费或错失市场机遇。
而生产节拍是企业真实安排生产可见的东西,其是企业标准化的基础,生产线标准人力配置,标准产能是多少,这些数据都来源于生产节拍。
其实,对于市场节拍是很难控制的,一般都是客户给出的,我们没法控制,我们讲的节拍管理更主要的是企业内的生产节拍管理。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生产节拍管理?
1) 不能随便变更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是以标准化为前提的,其涉及的标准人力、工装、设备为前提,
我们一般情况下不随意变更,我们当初是每个班组32个人力配置,不管怎么样,都要尽量保证32个人,IE按照32个标准人力进行产能分配,如果我们变更了节拍,意味着人员、产能、设备都需要进行变更,标准化作业也需要变更,每个人分配的工序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品质、效率出现问题。对于初期导入节拍管理的企业,公式的对接、人员配置、多能工的培养等都需要给企业进行培训,然后保证一条线一条线的实施,这样才能够做到位,下图是我们当时给班组长培训后留给班组长填写看板时用的公式:
这个看板的目的是为了及时的依据节拍的设置,能够看到小时产量与品质问题点,并针对前三大品质问题点,立即进行改善。另外,针对前上午或者2个小时的产能达成情况,下午追赶,尽量完成目标产量。所有数据都一一呈现,目的是为了整个班组要有数据意识,目标意识。
1) 与市场节拍对接,及时调整生产节拍与市场节拍尽量一致
生产节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必须与市场节拍步调保持一直,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分两种情况:
①市场需求加大市场节拍需求变小,对应的生产节拍变小时:对应的生产节拍需提速我们可以采用:工艺提升,然后逐步提升至新的节拍,稳定后并标准化。或更直接-增加生产线体。
②当市场需求变小,生产节拍增大,生产节拍需减速时怎么办?可以减少生产线投入,或与其他机种并线等等,当然从精益生产角度讲,从一开始产线设计的时候就比较提倡柔性线CELL线,其可以通过调节人员数量或变更生产线体数量不断调节生产节拍,真正意义上做到按节拍生产,目前这种生产方式很多企业取得了成功,如以佳能为典型的电子行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