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作为水上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船舶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船舶大都以人力、蓄力、风力作为动力,直到1839年,第一艘带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后,这种推进器被迅速推广。随着工业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大都以内燃机作为动力,带动船体外的螺旋桨旋转,依靠螺旋桨与水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进船舶的航行。毋庸置疑,发动机肯定在船体内部,因此必然需要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暴露在水中的螺旋桨上,而这样的传动连接处必定会有一定的缝隙,那现代轮船是如何保证螺旋桨正常运转又实现防水防漏油的呢?本文将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其中的原理。
轮船螺旋桨
螺旋桨的位置布局
螺旋桨设置在船舶尾部后下方,其后面为舵叶。螺旋桨通过中间轴与主机连接,中间轴安装在尾轴管内,通过专用轴承连接。不难看出,螺旋桨处的密封能力主要体现在尾轴的密封能力。当然中间轴和船体之间不可能只加个普通的密封圈就行了。拿30万吨的货轮来说,螺旋桨的直径可达10米。即便转速只开到70rpm,那产生的振动也是巨大的,说不好在离港的时候,密封圈就被震掉了。即便不会,强大的海水压力也会使密封圈变形。
螺旋桨布局 注释:直观机械
尾轴密封原理
尾轴的密封是典型的旋转式动密封,简单来说,尾轴密封是通过注入油液,使其保持一定的油压来阻止水的渗入。但其密封绝不像说的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的密封系统。
图片来源:EAGLE INDUSTRY Kemel 直观机械 注释
大型轮船的尾轴系统由尾轴、尾轴管、密封装置、轴承、润滑系统等组成。其尾轴安装在尾轴管内,依靠前后两个轴承套运转。前后两个轴承之间为密闭的尾轴管。其中尾密封的任务要艰巨的多,既要防止水进入又要防止油液泄漏,因此本文我们重点讲解尾密封。
尾密封中目前广泛应用的是Simplex型(皮碗式)密封装置,这是一种获得各国船级协会认证的密封方式。皮碗密封基本原理如下图:当空间1的介质压力大于空间2的介质压力时,空间1的介质会被封住,不会流入空间2;当空间2的介质压力大于空间1时,空间2的介质会流入空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