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长白山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独特的风景便是看树。一棵棵高大笔直、亭亭玉立的桦树被称为长白山森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吉林长白山脉生长着很多桦树,白桦、黑桦、香桦、黄桦等。当地的百姓常说:“桦树剥了皮,有筋又有骨。”居住在长白山脚下的人们便就地取材,无论是衣食住行、渔猎耕织中都能找到桦树的痕迹。
桦皮房,是居住在山林中的东北先人们用桦树皮做的房子,也称“桦皮窝棚”。
做法是将桦木杆作为骨架,再将多张桦树皮缝合起来,房顶覆盖上几层桦树皮,既不漏雨,也不透风,而且耐冰霜。桦皮房好搭建、易搬迁的特点,非常适合游猎生活。
桦皮船,是一种轻便的水上交通工具,它的形状有点像现代赛艇。
桦皮船不分船头船尾,前后都可以行驶。尤其在水面上行进时,船体轻,声音小,也更有利于接近猎物。
桦皮船几十公斤重,既不漏水,也不变形。顺水时,滑行可达到50华里。逆水时,滑行也能达到20华里。它的主要功能是叉鱼、打猎、走亲访友、运输货物和送信等。
早在清朝时期,吉林就有用桦树皮为皇宫制作贡品的历史。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在顺治年间(1644年)专门设立桦皮作坊来制作桦皮器具。
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由吉林八旗官兵剥取桦树皮。
当时的宫娥彩女们都使用桦树皮制作的梳妆奁,皇帝也使用桦树皮制作的鞭子把、弓箭套、剑囊等。在故宫收藏的满族刀鞘,便是用灰白两色桦树皮嵌贴的。
而在民间,用桦树皮手工制品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工具、手工艺品、雕刻绘画、服饰佩饰等。
无论是观赏还是使用都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像雕刻在桦树皮制品的花纹图案,一般选用野猪骨或鹿角骨雕刻。此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及价值。
白桦树的树皮外表如敷粉,内皮深黄如栗,多层次构造十分特殊。虽然每层树皮都薄如纸片,却韧而不碎,且能够代替纸,书写作画。《本草》就将桦树皮称为“画皮”。
桦树皮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吉林的桦树皮画是以长白山余脉的桦树表皮、深皮为主要原料。以中国的山水画构图,通过精雕细刻呈现出精美的树皮壁画。
解放后,吉林用桦树皮做成的彩绘木雕和木画,曾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一张张桦皮,就这样在东北历史上划下了一道道痕迹。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李侠
编辑:韩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