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就像个迷你版的撬棍,尖锐的一头能直戳进茶饼的硬壳里,用力一扭,就能撬开一个小口子。
但别指望一次就能搞定,这种硬茶饼就像是在跟你较劲,得耐心点,多撬几次。
每次撬开一点,慢慢来,虽然费点劲,但总能弄出足够的茶叶来泡一壶。
相比之下,茶刀就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它那扁平的刀面,对付这种硬茶饼,就像是用铲子去挖石头,不太给力。
而且,撬出来的茶叶可能会碎,泡出来的茶汤口感可能就没那么好。
所以,挑茶饼的时候,建议还是选那些压得松紧适宜的茶饼,这样撬起来容易,喝茶的时候也更享受。
而那种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茶饼,其实是制作工艺上有点儿问题。
至于茶刀和茶针,只要它们干净、没怪味,用起来顺手,就挺好的。
《3》
撬白茶饼,这活得讲究技巧,不是光靠力气大就行的。
就像平时开瓶盖,用巧劲一拧就开,硬掰反而容易伤着手。
说到白茶饼,特别是那些硬得跟铁板似的“铁饼”,不用点力气还真不行,因为它们被压得太紧了。
但平时买茶饼,还是推荐挑那些压得恰到好处的。
好的白茶饼,不会压得太紧,也不会太松,就像咱们包饺子,皮儿得捏得刚刚好,太紧了不好吃,太松了又容易散。
当打开那层包裹着白茶饼的白绵纸,从侧面看,能看到茶叶层层叠叠,就像千层饼一样,有规律地堆叠着。
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茶叶堆叠得挺有讲究,芽叶们像是排好队的士兵,一层一层地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图案。
这些图案之间的小空隙,就像是茶饼的呼吸孔,给我们提供了撬茶的线索。
通常,白茶饼在压制的时候,上面和下面受到的压力最大,所以这两头会压得比较平。
但是,茶饼的侧面就不同了,那些纹理之间的缝隙会更加明显,这就成了撬茶的好地方。
因此,撬饼的时候,要用干燥干净的手,把茶饼平稳固定在桌面上,下面可以垫上那张原本包裹着茶饼的白绵纸。
然后,从侧面开始,平行地把茶刀或者茶针插进去。
顺着纹理,将茶刀深深插入缝隙明显的地方,轻轻一插,然后轻轻一抬,几秒钟就能撬下一块完整的茶饼。
新手刚开始撬茶饼,可能会觉得有点难,撬出来的茶叶不够完整,这都很正常。
老茶客们那行云流水的动作,不过是因为他们熟能生巧。
多练练,时间长了,也能做得跟他们一样好。
任何事情,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撬茶饼也是一样,多练习,找到感觉,你也能成为撬茶高手。
《4》
说到底,好的白茶饼,只要用对方法,撬起来还是挺轻松的。
但如果碰到那种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茶饼,那可就得小心了。
这种茶饼,压得太紧,几乎没有缝隙,撬起来特别费劲,一不小心就会撬得满桌都是碎茶,想找一块完整的都难。
泡的时候,因为太紧,茶叶里的味道也出不来,结果就是茶汤味道寡淡,一点也不香。
要是把那些碎茶收集起来,慢慢泡,可能又会泡得太浓,味道又苦又涩。
其实,这种硬邦邦的茶饼,咱们最好还是别买。
不光是因为撬茶和泡茶麻烦,这种茶饼连陈化的空间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