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蔬菜之一,因其葱香浓郁,味道辛辣,有益气提神,提振食欲的功效;兼之有增色提味,提升烹调效果的作用,因此深受大部分人群喜爱;大葱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由野生物种驯化而来,原产地中国西部和西伯利亚地区;先秦时期古籍《山海经》中记载了有关葱在民间广为分布的记载,而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的《农书》中也详细记载了大葱栽培技术;由此可见,大葱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植历史,我们现在掌握和采用的相当一部分大葱培植技术,是由古代植葱技术传袭而来。

既然大葱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植历史了,那么,中国人食葱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年间,礼学家戴德和戴圣在其所著的《礼记》中,有“凡烩,春用葱,脂用葱”的详细描述;而且,当时的人们已经拥有蒸葱取香,和醋渍柔辣的精湛技艺了;经过一代代炎黄厨师的烹调验证,大葱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烹调佐料;而且,对葱的用法之精微,可谓达到纯青化境;比如,许多炒菜必以葱白节露俏;就连农家人所食的大葱蘸大酱,也以葱白为美,才能吃出大葱的刚烈和豪放。

由此可见,葱白是大葱的营养精华,就连我们现在人到集市上买葱,也要挑拣葱白长,葱叶少的葱棵购买;由此也说明了葱白长,葱叶少也是老百姓心目中优质大葱的基本标准;对于种植户来说,围绕种出葱白长,葱叶少的优质大葱为基准,提升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为原则,才是最终的种植目的;那么,如何才能种出既优质又高产的大葱呢?我们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单沟双行定植法,可让大葱产量翻倍,一起来看看吧!

大葱传统定植模式
大葱是一种性喜冷凉气候的作物,耐寒能力较强,在露地零下10度环境下仍可成活,适宜生长温度为20至25度;大葱不耐阴,也不喜强光,高于30度的环境下易受病害,在砂质土壤或半砂质土壤中培植产量更高;大葱四季可植,但以春秋大葱适温生长期培植更利于获取较高的品质和产量;大葱多为育苗移栽方式定植,可在三月平畦撒播,五六月开沟移栽;也可七八月育苗,九十月移栽;大葱的传统定植方式多为单沟单行定植,即每沟只栽一垄葱秧,株距多为5厘米左右,行距多为80厘米,沟深10至30厘米不等,葱白多为生育期内多次培土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