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是珠江流域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不过最近,我们接到惠州博罗的渔民报料,说在当地的东江流域及附近的沙河,几乎每晚都有人在捕鱼,禁渔令对他们来说,似乎就是一张废纸。
阿全是惠州博罗的一名渔民,靠在东江捕鱼为生。据他说,偷捕的鱼船有上百艘,偷捕者沿着东江、沙河分成多个区域停泊,白天在船上休息,晚上开始偷捕。放地笼抓鱼捕虾,小鱼也不放过。平均一天至少都十多斤,多的话二三十斤、三四十斤都有。
阿全说,禁渔期的4个月,本地渔民每月能领到上千元的补贴。而偷捕者的收入却能有近十万元,相当于一个渔民全年的收入。
另外,禁渔期正是鱼虾产卵的时期,偷捕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渔业资源,损害了其他渔民的利益。为此渔民们曾多次投诉举报,但情况并不见好转。阿全说,有关部门只反馈“出了多少次船,多少人出发,没收了多少地笼,没有回复过抓了船。”
在阿全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惠州博罗县园洲镇龙叫村,在东江北支流的岸边,有十多条渔船停靠着,一些船上晾着衣服,也有人正在整理渔网。
午夜时分,三、四条渔船出现东江江面,这些船只不开灯,也没有任何警示灯,只有轰轰的马达声。
记者走访了当地的一些餐馆,休渔期还有偷捕者可以供应鲜活的鱼类,似乎是“公开的秘密”。
有饭店员工向记者极力推荐“野生鱼”,并称就算禁渔期,东江里面的鱼还是能捞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