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门服务 >

巴金家典型人物分析(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0-30 23:39:2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文艺出版社获悉,与巴金有关的一本书——《棠棣之华:巴金的两位哥哥》已经正式出版。巴金的哥哥是谁?为什么要出书来纪念他们?

我们知道,巴金以写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奠定了文学地位,像《家》里的觉慧一样,巴金扮演的是激烈的“叛逆者”的角色,他的两个哥哥“扮演”隐忍的、委曲求全的角色。他们是巴金《家》《春》《秋》中觉新、觉民的原型,某一方面来说,两个兄长成就了巴金和巴金的小说。

可以说,他们是巴金背后两位不应被忘却的默默无闻者,也是巴金研究领域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人。于是,出版社找出巴金、李健吾、杨苡、黄裳等十几位名家曾经亲笔写下的纪念他们的文章。该书的责编介绍,这本书有巴金“家事”,也有巴金作品的人物原型,为研究巴金提供一种视角,是本书的初衷之一。

巴金家典型人物分析,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1)

三次写了遗书三次毁了它

第四次喝毒药自*

大哥李尧枚是《家》中觉新的原型。他的人生规划是投考上海或北京的名校,再赴德国深造。早年的他经常买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阅读并带领弟弟们热烈讨论,在无形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但父亲遽然去世后,二十出头的李尧枚就开始艰难承担这一大家族的生活。巴金发现大哥在那时的环境下变成了双重人格的人:一会儿是旧家庭暮气十足的少爷,跟弟弟谈话时又是一个新青年了。

弟弟在外求学的费用同样由大哥支持。1926年,巴金专程赴苏州东吴大学探望已放寒假的三哥尧林,跟三哥谈起准备去法国留学,但怕增加大哥负担的尧林不置可否。巴金考虑了一两个月之后,“终于向大哥提出要求,要他给我一笔钱作路费和在法国的短期生活费”。李尧枚收到弟弟的信,先是强调手头拮据,无法筹款,后又写信劝巴金推迟两三年出国。但巴金“当时很固执,不肯让步……坚持要走”。

为了振兴家业,李尧枚卖了田去做投机生意,害了一场大病后却发现钱已损失了一大半。“他回到家里,等着夜深人静,拿出票据来细算,一时气恼,又急又悔,神经病发作,他把票据全扯碎丢在纸篓里。”第二天清醒过来,碎纸早已被倒掉,家里彻底破了产。李尧枚三次写了遗书,又三次毁了它。在第四次写了一封二十多页的遗书后,他喝下了毒药。此时已是1931年,恰巧是《家》最初以《激流》之名开始连载之时,巴金后来说,关于小说里的觉新自*还是不自*,他斗争了好久,最后在《秋》里几次把觉新从自*的危机中拯救出来,“觉新没有死,但是我大哥死了”。

《棠棣之华》中收录了李尧枚致巴金的信,从中可窥见李尧枚的性情。1929年,李尧枚到上海探望阔别六年的巴金,巴金告诉他,他想一部小说《春梦》(即后来的《家》),把自己家的一些事写进去。回到四川后的大哥写信告诉弟弟,自己看了《新青年》后就想写一部书,但实在写不出来,既然弟弟想写,“我简直欢喜得不得了”。他说:“弟弟,你对现代社会失之过冷,我对于现代社会失之过热,所以我们俩都不是合于现代社会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虚伪的心情,无价的黄金,这两项都是我俩所不要的,不喜的。我俩的外表各是各的,但是志向却是同的。但是,我俩究竟如何呢?其实呢,我两个没娘没老子的孩子,各秉着他父母给他的一点良心,向前乱碰罢了。(注:原文如此)”

巴金家典型人物分析,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2)

从左至右:三哥、大哥、巴金

大哥去世后承担养家责任

三哥死于“肋膜炎”

另一位哥哥是指巴金的三哥李尧林,本是巴金的第二个哥哥,但是按大家族排行,大家习惯称他“三哥”。巴金其实是与三哥李尧林一道走出那个大家庭的,他们在大哥的支持下,说服了二叔和继母,一起乘船驶离了家乡,从此开始各自不同的人生漂泊。

大哥*自*,身后是一个支离破碎、却有十几口要养的大家,养家的担子落在李尧林身上。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的李尧林资质并不在巴金之下,但在十几口人的生计面前,他放弃了可能的“自由”生活。在天津南开中学做教员,每月领了薪水便定时寄款回家,支撑十几口人的生活。

如果说大哥是为巴金作了精神牺牲,那么二哥李尧林则为巴金更多的是作了物质牺牲。“我不愿意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主张,他却默默地挑起家庭的担子。”巴金后来才意识到,三哥李尧林“不单是承担了大的牺牲”,“应当说,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他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往前走多么困难,他毫不后悔地打破了自己建立小家庭的美梦”。

李尧林的另一个身份是教育家、翻译家。他在天津南开中学的开放教学,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后成为各领域的大家,包括中科院院士申泮文、叶笃正,作家黄裳,剧作家黄宗江,比较文学家周珏良,出版家邢方群,等等,都对李尧林感怀至老。《棠棣之华》中收录了这些学生,包括李尧林好友李健吾、杨苡等人的怀念文章。李健吾说:“他并非不是斗士,我们一直把他看作《家》里面的觉民,孤单单一个人在燕京大学念书,在南开中学教书,以李林的笔名翻译外国杰著……他没有‘琴’,永远也没有那一位鼓舞他向前的表妹……”

李尧林以“李林”的笔名从事翻译工作,译著有冈察洛夫的《悬崖》,以及《月球旅行》《战争》《无名岛》等。

1945年,李尧林只在医院坚持了七天便离开了人世,病因是“肋膜炎”,身边的人却相信他其实是死于长期的营养不良。三哥死后,那一大家子的生活依次落在巴金身上,这时候的他对两位哥哥的处境才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三兄弟跟觉新、觉民、觉慧一样,有三个不同的性格,因此也有三种不同的结局”。巴金后来通过大量文字,表达他对两位兄长深深的负疚之情,他懊悔自己有些任性的执拗,不体谅大哥的处境,也没有多分担三哥的负担。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官莉

巴金家典型人物分析,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3)

,

栏目热文

巴金的家全部人物性格特点(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

巴金的家全部人物性格特点(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

巴金是现代作家,他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祖辈是前清的官员,父辈们凭靠着祖先积攒的财产过着奢侈...

2023-10-31 00:16:53查看全文 >>

巴金家的人物形象概括(巴金家详细概括)

巴金家的人物形象概括(巴金家详细概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

2023-10-30 23:59:24查看全文 >>

巴金的家主要人物形象类型(巴金家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巴金的家主要人物形象类型(巴金家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家》中觉新人物形象——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 《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比觉民、觉慧都要复杂的人。他的性格具有两面性,而...

2023-10-30 23:58:31查看全文 >>

巴金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巴金家的简短人物形象)

巴金家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巴金家的简短人物形象)

门从上世纪80年代发出倡议那天起,修建一个现代文学馆,集中展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创造的历史,就成了巴金晚年最大的心愿。病中...

2023-10-31 00:03:14查看全文 >>

巴金家最喜欢的人物介绍(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

巴金家最喜欢的人物介绍(巴金的家的人物简介)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的理解了巴金老先生曾在《复活》中扉页留言“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

2023-10-31 00:01:09查看全文 >>

巴金家主要人物介绍(巴金家详细概括)

巴金家主要人物介绍(巴金家详细概括)

热播剧《三十而已》塑造了3位截然不同的现代女性: 顾佳,令人羡慕的“操控者”,她机智地平衡事业和家庭的矛盾; 王漫妮,特...

2023-10-30 23:37:28查看全文 >>

油箱盖打开有气体排出正常吗(打开油箱盖有气体声音正常吗)

油箱盖打开有气体排出正常吗(打开油箱盖有气体声音正常吗)

汽车油箱盖如果偶尔一两次打开有气喷出来,那么是不需要太担心的,这大多是因为天气问题导致的。但如果每次打开都有气体喷出来,...

2023-10-30 23:49:20查看全文 >>

加油的时候打开油箱盖有气压(加油时打开油箱盖有气有事吗)

加油的时候打开油箱盖有气压(加油时打开油箱盖有气有事吗)

不知道各位车友们有没有留意过,有时候给爱车加油,在开启油箱盖的那一瞬间,会有气体外窜的声音,如开酒瓶一样。要是偶尔有那么...

2023-10-30 23:34:17查看全文 >>

油箱盖子打开有气压是怎么回事(油箱盖打开气压大怎么处理)

油箱盖子打开有气压是怎么回事(油箱盖打开气压大怎么处理)

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声音,其实主要是由于油箱里面和外面的压力不同引起的。通常,汽车油箱中的碳罐都有通气平衡内外气压的作...

2023-10-31 00:13:25查看全文 >>

油箱盖打开有放气声正常吗(油箱盖打开有放气声需要加什么吗)

油箱盖打开有放气声正常吗(油箱盖打开有放气声需要加什么吗)

汽车除了在购买时需要花一大笔费用之外,在汽车的后期使用时,油费上的花销也是非常大的。而国内油价的涨涨跌跌更是直接影响了车...

2023-10-30 23:54:44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