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在近几年安徽中考题中以选择题出现为主,同学们要理解他们的概念就可以很轻松写出答案。2017年的中考题考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公式计算,但也只是简单考查了公式带值计算。
考纲如下:
- 能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机械能的意义(包括了解弹性势能)。(了解)
- 能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以及是如何进行相互转化的。(了解)
考纲分析:
- 动能
- :
-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与质量 m 和速度 v 有关。
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与质量 m 和高度 h 有关。
弹性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与劲度系数 k 和形变量 x 有关。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实例:
① 动能和重力势能:将物体竖直上抛,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② 动能和弹性势能:将小球仍向弹簧,弹簧被压缩,弹性势能增大,小球的动能减小。
在没有外力(空气阻力等)参与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总和不变。
中考真题:
1.(2022•安徽)如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质量约为3t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若将升起过程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则该过程中奥运五环的( D )
A.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大
2.(2021•安徽)图示为游乐场中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摩天轮,小红乘坐该摩天轮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C )
A.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不变
C.机械能增大
D.机械能不变
3.(2020•安徽)一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已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那么( C )
A.卫星在远地点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B.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4. (2019•安徽)如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O=OB)。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减少
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在O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D.在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