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是在叶问门中学习的这段时间,李小龙不仅精进了功夫,热爱中华的意识也不断加强。
当时正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少英国人都在香港耀武扬威。
十几岁的李小龙十分看不惯这种行为,在目睹了国人悲惨的遭遇后,李小龙向当时的英国学生发起了挑战。
结局自然是李小龙被处罚,被开除。
被开除后,李小龙遭到了很多学校的拒绝。最终,圣方济书院接纳了他。在这里,李小龙遇到了他的体育老师——爱德华先生。爱德华先生鼓励李小龙参加校际的拳击比赛。
李小龙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比赛中,战胜了蝉联三届的冠军加里.埃尔姆斯。引起了当时不小的轰动。
不过,这只是李小龙人生中的一个小转机而已。因为很快,他就被迫离开了香港,被逐出了家门。
当年,十八岁的李小龙在比武时打晕了对手,事情越闹越大。父母无奈只好把他送到美国念书,临行前,父亲只给了他一百美元。告诉他,今后,他只能靠自己闯荡。
在美国,不懂外语的李小龙,经历了一段边打工边学习外语的艰苦日子。除了洗盘子外,李小龙还利用教别人恰恰舞来挣钱。没想到吧!
著名的功夫巨星,跳舞也是一把好手。第二件事,就是教人武功来挣钱了。
那时,在西雅图读社区大学的李小龙,开设了武术班,教授中国功夫。
后来,李小龙考取了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始系统学习东西方的哲学理论!
可谓是文武双全,在这里,他不断钻研哲学智慧,并将他与武术结合。这也是之后截拳道精神的雏形。
在华盛顿州立大学,他仍旧没有放弃教授武术。反而租下了学校停车场的一个角落,开办振藩国术班。
在一次英雄救美事件后,他被邀请到电视台表演中国功夫。电视台的宣传让他名声大噪,越来越多的人来求学,让他教自己武功。李小龙也有教无类,只要来学习,他都用心教。
也是这种行为,惹怒了当时唐人街的一些美国华人,他们主张中华功夫,不可以传给外国人。于是,他们很快派出黄泽民,向李小龙发出踢馆挑战。
他们还专门挑了李小龙生病感冒的时机前去,没想到仍旧被李小龙打得落花流水。黄泽民更是被打得“请”出了李小龙的武馆。
在这之后,李小龙开始博采众长。收学生,也会向学生请教,比如当时木村武之的柔道、李峻九的跆拳道。不断的切磋交流中,李小龙终于创立了一套全方位自由搏击术——截拳道!
推崇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不束缚招式,而是注重搏击的自由度与本能性。
他认为人本身的身体就是一件武器。只要正确运用我们的身体,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力量。
截拳道其实不像一种具体的技巧,更像一种武术修养。
首先,截拳道讲求空杯精神。即只有当你把杯子清空之后,才能重新注满水。
因此,截拳道注重将以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都抛弃,遗忘,保持心智虚空,如此才能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