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技巧 >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1-07 00:03:3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1)

《物理学》告诉我们: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因为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物体叫做发音体;共鸣是某发音体碰到了振动频率相同的共鸣器(物体或者空气柱)后,振幅加大、声音增大的物理现象;共鸣器一般都是器皿式物体或者空腔;生活里的共鸣现象随处可见,只要有空气的地方都会产生共鸣。

同样的道理,人之所以能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也是共鸣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比如声带)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以致人类刚从声带本体发出的喉原音极其单纯微弱,也无法改变其基本音色。不过庆幸的是,尽管发音体不能改变,但声道是可以改变。声道这个共鸣器包括若干腔体,它可以拉长缩短,可以变粗变细,甚至可以变化大小和形状,于是单纯的喉原音经过由喉至口唇的声道共鸣后,声音变得又响亮又好听了。

既然共鸣对音色的美化这么重要,它的获得和调节是改善声音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声道里的一系列腔体中,各个腔体的作用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怎样锻炼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富有共鸣感呢?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2)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3)

人类发音的主要共鸣腔体从下往上依次为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额窦)等(见图2-12)。而这些腔体又以软腭为界划分为两类:软腭以上包括鼻腔、额窦等,叫"上部共鸣",这部分共鸣腔体形状不变,体积固定,又称为"不可变共鸣腔";软腭以下包括口腔、咽腔、喉腔和胸腔等,叫"下部共鸣",这部分共鸣腔的形状和体积在大脑的支配下可以随意改变,因此又叫"可变共鸣腔"。现在,分别介绍一下这些共鸣腔各自的作用及其特点。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4)

图2-12

胸腔共鸣,又叫"低音共鸣"。 胸部共鸣虽然不直接参与语言的制造,但它可使音量增加、音质浑厚。也就是说,善于运用胸腔共鸣,可使声音听起来洪亮、结实、有力,给观众一种深沉、真实、可信的感觉。当然,并不是所有演讲内容都需要丰富的胸腔共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共鸣感过强,就会产生"音包字"的现象,影响到字音的清晰度,这是不符合演讲的发声要求的。

喉腔是人类声音形成后的第一个共鸣腔体,容积虽小,但对声音的质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喉腔被挤压,喉腔的共鸣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喉原音就得不到很好的扩大,导致声音发横,好像是被"锁"在喉室里面一样。但如果喉部肌肉韧带得到充分放松,喉头的位置也相对稳定,那就可以完全保证喉原音的质量了。

咽腔容积较大,管道较长,形状改变的幅度也较大,是重要的可以调节的共鸣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咽腔的位置很特殊,它是口、鼻形成的分野处和关节点。当气息和声波自肺部经喉部进入咽部后,起码面临着两种以上的选择:比如直冲口腔(关闭鼻腔),从口流出;比如冲到口腔遇阻后又回头冲向鼻腔,自鼻子流出……所以,作为声波必经之路的咽腔,是人体发音体统的一个重要共鸣交通区,对声音的扩大乃至修饰和美化都起相当大的作用。

口腔既是共鸣器官,也是咬字器官,被形象地比喻为人类语言的制造厂。口腔在发声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为灵活。可以这么说,没有口腔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类声音;没有口腔共鸣的作用,就不可能使声音圆润清晰、明亮结实,而前面所说的胸腔、喉腔、咽腔共鸣甚至鼻腔、头腔共鸣也就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演讲时的发声共鸣效应最主要的还是口腔共鸣,其他腔体的共鸣,都必须建立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

鼻腔共鸣的艺术性强、修饰性也强,鼻腔共鸣可以使声音集中、明亮。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当软腭下垂,口腔通路被阻断,鼻腔通路被打开,而声音在鼻腔中得到共鸣,于是产生了标准的鼻辅音m、n和ng等;当软腭放松,鼻腔和口腔同时被打开,产生的是鼻化元音。不过,少量的元音鼻化能使声音柔和而有光彩,发音也省力;倘若过量的元音鼻化,就会出现"齉鼻"音,这可是演讲的大忌。

头腔共鸣是需要一定的音高,也需要一定的气势的,演讲跟高音演唱不一样,很少用到头腔共鸣。不过,偶尔由于情感的流露,需要慷慨陈词的时候,演讲者所发出来的声音就非常高昂、明快,并且强强有力,而演讲者本人也觉得此时的声音不是从口腔发出的,而是从眉心蹦出。

总之,根据演讲艺术声音要自然、富有情感的需要,演讲发声的共鸣特点必须是:以吐字清晰为前提,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口腔共鸣为主要方式,再加上少量的鼻腔共鸣为辅助。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5)

演讲的声音如何训练,演讲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声音好(6)

介绍完各个共鸣器官的特点后,接下来继续探讨关于共鸣控制的要领。

科学发声的整体过程是这样的:气息下沉,两肋扩张,喉部放松,声音像一根弹性的柱子,在胸部的支持下,垂直向上,经口咽处流向前方,接着沿上颚中线前行,"挂"与硬腭前部,再冲出口外。声音是否悦耳好听是需要各个共鸣腔的调节和控制,而各个共鸣腔的控制要点如下:

一、站姿挺拔

演讲时,站立的姿势是挺胸收腹,头部端正,脊背直而舒展,颈部肌肉放松,以便保持咽腔管道通畅,有利于发挥咽部的共鸣作用。

二、胸部放松

吸气不要太满,否则就会容易造成胸廓僵硬,不利于灵活调节胸部共鸣;发音时,放松胸部,要善于运用意念,总觉得声音像是从胸部发出,以便有利于增加胸腔的共鸣色彩。

三、打开口腔

要适当打开后槽牙,使槽牙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像咬嚼着橡皮糖一样,同时下颌也要放松。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所发出来的声音才能通畅地到达口腔,才能取得丰富的口腔共鸣。当气息达到口腔后,还要运用意念,让声束沿上颚中线前行,冲向硬腭前部,而此时却有一种声音是"挂"在硬腭穹窿上的感觉。

四、配合呼吸

共鸣控制要与呼吸控制相互配合,因为共鸣调节是通过气息调节来实现的。比如,较强的共鸣需要足够的气息量;高泛音共鸣需要有高密度和高压力的空气柱,并且小腹控制要紧一些;低音共鸣也需要一定的气息量,不过小腹控制可以稍松一些;中音共鸣尽管比较节省力气,但也需要一定密度和流量的空气柱,才能把声音送到口腔前部,才能充分发挥口腔的共鸣作用。

,

栏目热文

如何快速的学会演讲(怎么让自己快速学会演讲)

如何快速的学会演讲(怎么让自己快速学会演讲)

点击右上角【关注】三维树,私信回复“学习”,赠送您提升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习资料。很多喜欢学习的职场朋友讲:希望提高演...

2024-01-07 00:14:56查看全文 >>

东北大米还是香米好吃(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

东北大米还是香米好吃(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

都知道中国北方是以面食为主,南方以大米为主,米饭是很多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含有丰富的营养,目前市场的大米种类也是越来越...

2024-01-07 00:17:20查看全文 >>

北方大米为什么好吃(为什么北方大米比南方好吃)

北方大米为什么好吃(为什么北方大米比南方好吃)

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本号!大家都知道东北大米好吃在全国都是很有名气的,口感好、营养丰富,米香四溢,深受全国人...

2024-01-07 00:35:12查看全文 >>

为什么东北的大米比南方好吃(为什么东北大米比平常吃的好吃)

为什么东北的大米比南方好吃(为什么东北大米比平常吃的好吃)

国人的主食,向来都是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方人的主食一般都是面食,南方人的主食才是水稻。南北方是以长江...

2024-01-07 00:36:50查看全文 >>

为什么东北大米最好吃(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

为什么东北大米最好吃(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

东北大米为什么品质精良,又很好吃? 优质东北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地很多:五常大米、延吉大米、响水大米、桓仁大米、盘锦 大米、...

2024-01-07 00:12:59查看全文 >>

如何高效的练习演讲(怎么来练演讲技巧和方法)

如何高效的练习演讲(怎么来练演讲技巧和方法)

因为最近一直在准备课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挑战。于是找了机会向智狼邦演讲口才培训中的创始人胡焱乔老师请教,我问他,老师,...

2024-01-07 00:27:03查看全文 >>

快速学会演讲的方法(如何快速的学会演讲以及演讲内容)

快速学会演讲的方法(如何快速的学会演讲以及演讲内容)

一、演讲的特点1.鲜明的日的相每次演讲都有一个群定目的,或触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或提出一种独立的见解,或涉及一个学术命...

2024-01-07 00:04:15查看全文 >>

演讲怎么训练自己的声音(自己说话的声音怎么练习适合演讲)

演讲怎么训练自己的声音(自己说话的声音怎么练习适合演讲)

说话紧张,演讲恐惧,上台头脑空白............来浙江大学堃阳神奇魔法口才公众演讲训练营,彻底的蜕变你,报名私信...

2024-01-07 00:41:35查看全文 >>

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语言(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语言(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任何时候,我都觉得掌握演讲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跟别人沟通还是汇报工作,多多少少都会用到一些演讲的技巧。很多时候在...

2024-01-07 00:50:33查看全文 >>

如何短时间学会演讲(怎样利用空闲时间学演讲)

如何短时间学会演讲(怎样利用空闲时间学演讲)

接下来是一个乘三法则,是来第一、第二、第三,学会了吗?跟老师再来说一遍,有结果的一句话,有结果的一句话,时间有结果的一句...

2024-01-07 00:30:4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