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巴氏奶,和外国不外国蛋白质脂肪啥的没太大关系
Part 2 牛奶的风味有哪几个维度
评价一个食物的味道之前先得搞清楚它的味道应该是怎么样的。
牛奶的风味很复杂,有人做过牛奶风味测试实验,总共这么多维度
图片来源见文末参考
这图太复杂了,我做个简单点的总结,我把牛奶的风味分成三大维度——香气、味道、口感,分别对应人的嗅觉、味觉、触觉。
1.香气。主要来自于脂肪,牛奶中可以辨识的挥发性物质高达数十种,大多是脂溶性物质。
2.味道。牛奶的味道很复杂。
①甜味主要来自于乳糖。
②鲜味来自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鲜味其实是一种具体的味道,很多人会忽略它,但鲜味是五种基本味道之一,牛奶很鲜,不是新鲜的鲜,而是真真切切的带有鲜味。(鸡精的本体是谷氨酸钠,一种氨基酸的钠盐)
③咸味来自于矿物质。大家看牛奶的成分表,含钠,所以牛奶是有咸味的,除了钠,牛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有自己的味道。
3.口感。牛奶中不同的物质接触到口腔的触感不一样,脂肪带来顺滑感,蛋白质和其他非脂肪干性物质带来浓稠感涩感等感觉。口感决定了你的牛奶喝起来是水水的,还是浓而厚重的。
Part 3 决定包装牛奶风味的影响因素
其实牛奶是一种农产品,奶企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我认为纯牛奶生产的本质是养殖业 包装业。
对牛奶风味影响的有两大因素:一是奶源,二是工艺,有天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1.奶源
大家知道牛奶是奶牛产的,奶牛吃草,把草里的营养物质分解之后重新组装,变成牛奶分泌出来,牛奶里的蛋白质、钙、碳水、脂肪、微量元素等等物质其实都来自于牧草。
最普通的黑白花奶牛
作为一种农产品,意味着要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调控。我们说大自然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可以说大自然没有两瓶一模一样的牛奶——哪怕同一批灌装的奶可以做到宏观上均匀接近,但细化到分子层面,绝对没有两瓶一模一样的奶。
牛奶的成分会受到奶牛品种、奶牛健康状况、当地气候环境、牧草品质、季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大家买牛奶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句话叫做黄金奶源带,其实具体指的就是南北纬的大约40-50°区间的温带草原,这些地方的气候条件最适合产出优质的牛奶。
新西兰、德国、荷兰等奶业大国,他们有很多很大的牧场就在黄金奶源带上,而我国呢,只有四个地方位于黄金奶源带上,分别是内蒙古,新疆,东北,河北。
其中内蒙古有两大巨头,新疆是各种本地奶企大混战,东北有飞鹤和大庆奶粉,河北有君乐宝、三元(北京四舍五入算河北不接受反驳)。
但是这四个地方很显然气候和环境差别也很大,哪怕是一样的奶牛,放到这4块地区,养出来的牛奶都会不一样,就不用说中国这么大,除了这四个地方还有这么多的牧场和散户,养着不同的奶牛品种,吃着不同的饲料,那牛奶的成分和口味当然就会各不相同了。
但是只要是牛奶,大体构成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各项成分有浮动,就像所有人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你长得就是跟吴彦祖不一样。
所以这是第一个区别,奶源的区别。
另外奶源按形式又分为各个奶企自建的集中管理的牧场,和散养的农户。
举个例子,和养鸡下蛋一样,有大型养殖场也有农家散养,前几年一直争论土鸡蛋比养殖的好吃,无数科普告诉大家其实营养上没太大区别但是口味真的大不一样,现在城里人吃的不大多都是批量养殖的鸡蛋嘛,超市里现在有各种不同品牌的鸡蛋,不也都各不一样吗。
2.工艺
奶源收上来以后要经过巴氏*菌或者超高温瞬时灭菌才能变成商品牛奶,其中加工工艺对牛奶风味的影响很大。
几个最影响风味的关键工艺因素——
①*菌温度、时间、次数
巴氏*菌乳味道更好,为什么呢,因为它*菌温度低,加热次数也少,工艺更简单,所以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味道更接近生牛乳的味道,很多风味物质得到了保存。
而高温瞬时灭菌乳,UHT乳,灭菌温度很高,高达137度,虽然137度只是瞬时加热几秒钟,但整个加工工艺流程步骤很多,其中包括多次预加热和预*菌,以及脱气、浓缩等会造成风味物质损失的操作。而且高温不仅会损失风味物质,还会产生不良风味,焦糊味臭味等。
②均质化
新鲜的牛奶其实并不稳定,由于牛奶是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混合胶体,鲜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之后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脂肪上浮、蛋白质凝结等情况,这些情况出现在包装牛奶中那就是灾难。会被消费者投诉到死的那种。
所以UHT乳为了保证灌装产品的均匀和稳定,在流程里有一道均质工艺,就是用高压把牛奶里本来的脂肪颗粒击碎,变成更小更分散的状态。
而均质压力越大,工艺越好,牛奶的脂肪颗粒就越小,在储存中也越稳定。但是我前面说了,牛奶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主要存在于脂肪中,所以理论上来说,均质化做得越好的牛奶,香味越淡。而没有均质或者均质压力不够的产品,在储存中更容易出现脂肪上浮现象,造成产品质地不均一,但喝起来可能会香味更浓,尤其是倒在杯子里喝的第一口。
随便找了一篇论文为证:
相关文献见文末参考
Part 4 我个人给大家的牛奶消费建议
长期以来总有人问我到底该买什么牛奶,哪个品牌好?巴氏奶是不是更好?这里统一回复下
我的牛奶消费观念一句话总结是这样——安全第一,营养第二,口感第三。
在此基础上兼顾价格(其实我明明是价格第一,平时我都是买最便宜的纯牛奶,有时候突然想喝点味道好的才买巴氏奶,有时候还喝旺仔或者其他调味乳)
经常有人问我这个品牌安不安全这款产品安不安全,这个营养好不好那个好不好。
统一回复:我认为只要允许上架的产品,全都安全。只要是牛奶产品,都有营养价值,其中,纯牛奶最好,不管是巴氏奶还是常温奶,都可以。
巴氏奶虽然营养物质损失少一点,但是损失的并不是牛奶的主要营养素,没有太值得介意的必要。牛奶的第一重要的营养素是钙,第二才是蛋白质。无论是钙还是蛋白质,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差别都不大。
另外,其实我个人买牛奶不太看参数,最近网络上人人都突然重视起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来了,一个个都比我都懂,各种谣言传闻层出不穷,一下把我整懵了。其实不管包装上是2.9还是3.几,那么点蛋白质对你来说真的一点营养学意义都没有。
牛奶只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你买土豆会介意淀粉含量是多少吗?买鸡蛋会介意蛋白质含量多少吗?为什么到了牛奶就这么介意呢,其实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只要符合国标的产品,营养都差不太多,如果非要比较参数,我认为也更应该比较钙含量。
再重复一遍,喝牛奶最主要的目的是补钙,不是补蛋白质。
而且钙也不用看参数,纯牛奶都在100以上,闭着眼睛买都行。
总之就是随便喝,想喝啥喝啥,想买啥买啥,伊利蒙牛也可以,巴氏奶也可以,当地品牌也可以,统统都可以,好吧,我谁也不支持,我支持的是全民喝牛奶,每天不少于300g。
喝就完事了。
好了就写到这里,我是营养师芝麻酱,希望大家都拥有正确的饮食观念,祝大家健康。
图片来源1:国内外五种著名全脂牛奶感官评价分析及其电子鼻、电子舌甄别初探
图片来源2:不同均质压力处理对UHT灭菌乳在储藏期内脂肪上浮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