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尼古拉斯·加西亚·贝尔蒙特的“美国风场图”,同样是描述风场,可以感受下同色系色彩面积不同,与不同色系带来的视觉体验与心理体验的不同。
虽然颜色可以从研究物理层面上对视觉的冲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但更多对于设计师而言,能做到共情很重要,需要设计师自身能体验到这种色系的差别,有敏感的判断性,这种需要设计师多看案例,多观察生活而不断训练。
上图是我们做的图表配色案例,挑选了6中基础色规定了色调,作出明暗两套方案。
4. 背景信息视觉暗示
这是可视化大屏设计中一个小的比较讨巧的方式,背景信息虽然在上面讲到的视觉层次上来说属于弱化的低层级,但是背景信息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可视化数据。它能提供一种直观的印象,并且增强抽象的几何图形及颜色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设计时可以通过图表周围的文字引入背景信息,例如最近我们做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地图与病毒实验室demo,就适当地在背景图片和UI元素中引入了和病毒相关的元素与颜色搭配,可以更容易渲染气氛,使读者快速理解到可视化的内容主题。如下图:
5. 巧用留白
留白这个说法在设计中很常见,但是这个说法并不专业。留白的设计方式属于构图中的一种,也是很考验设计师构成能力的一个点。如果做设计时间长的人会发现,在构图排版的时候,内容越多元素越多越好排,内容越少越不好做设计。
现在很多的看起来“高大上”的网页设计或者 APP 界面设计大多都采用了大面积留白,仿佛这是一个设计趋势,许多人将这解释成:现在的信息太多太杂,人们需要整理简化,设计也越来越简化,所以留白盛行。
事实上确实有这种社会趋势,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于设计本身而言,简洁的设计是最难的,构成设计是最考验设计能力的。优秀的留白设计之所以高大上,并不是因为运用了留白的手段,而是设计师的构成能力十分优秀才可以做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6. 动画的交互运用
动画与过渡效果可以增加可视化结果视图的丰富性与可理解性,增加用户交互的反馈效果,操作自然、连贯;还可以增强重点信息或者整体画面的表现力,吸引用户的关注力,增加印象。
但是,动画与过渡使用不当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如何巧用动画与过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适量原则:动画不宜使用过多,避免陷入过渡设计的危机中。
- 统一原则:相同动画语义统一、相同行为与动画保持一致,保持一致的用户体验。
- 易理解原则:简单的形变、适量的时长、易判断、易捕捉,避免增加观赏者的认知负担。
传统的数据可视化以各种通用图表组件为主,不能达到炫酷、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优秀的数据可视化设计需要有炫酷的视觉效果,让可视化设计随时随地脱颖而出。
这时用三维元素的添加制造出空间感可以大大的加大画面层次感,且可以多维度观察,每个角度可能会产生震撼的视觉体验。下图是我们做过的一些三维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