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小罐,唇口短颈,肩腹呈棱状。口沿及底分饰弦纹两道,颈部点缀朵花一周,肩腹八面分别描绘两三支灵芝与一缕翠竹交错生长,纹饰线条细腻柔和,其轮廓以青花重笔绘就,内部渲染则朦胧清雅,一浓一淡,对比鲜明。瓶底心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雍正窑之典型代表。其造型为雍正一朝所独有,亦为清代窑少有之创新器形,既可置于案头陈设,亦适于掌中把玩,究其用途,或为宫中存放丹药所用。其纹饰题材选用祈求祥瑞的灵芝与象征文人精神的翠竹,二者相互掩映,和谐兼容,将雍正帝偏好清雅的艺术品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康熙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4.7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2.7厘米

盅直口,敛腹,圈足。内壁有青花篆书“黄、中、在、流”四字。外底青花双圈内有“大清康熙年制”6字楷书款。此器造型小巧,装饰简洁,胎体极薄,几近脱胎,为康熙官窑精品。
清康熙-雍正 仿定窑刻花卉小瓶高16cm 大英博物馆藏

清代雍乾二帝钟情宋瓷之美,对慕古制瓷更是倍加珍视,对前朝名品竭力钻研模仿,以暗刻、锥花装饰的白釉烧造亦是成就斐然。定窑白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更是御窑厂倾心摹制的珍贵品种。
本品敞口,长颈,丰肩鼓腹,折底内收,圈足,通体施仿宋定窑白釉,釉质光洁润泽,釉色偏象牙白,柔和温润。瓶身外壁以暗刻花卉为饰,器型端庄大方,保存完好,层次分明,线条清晰,流畅大气,在纯白莹润的釉质衬托下,愈显古雅清新,风姿绰约,可谓仿定窑白釉精品。”
民国 石庐款 粉彩《竹林七贤》文人诗意图脱胎小瓶高9.3cm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石庐为梁兑石画室款识,活跃于1920-1937年。梁兑石(活跃于1920-1937) 南昌大瓷店丽泽轩创始人,别号石庐。民国初年,他聘请过制瓷名家如王大凡 刘雨岑等名家为其画瓷。梁于民国初年毕业于饶州窑业学堂学习彩瓷,回南昌后开丽泽轩瓷店,并大量购买白瓷胎,南昌名家毕伯涛、刘希任作品多被丽泽轩购买,邹文侯、万云岩等均受聘于丽泽轩瓷店彩绘。
单就画面而言构图严谨,画工精细,且布局分布层次疏朗有度,用笔俊秀,晕染,山水瓷画,深得古法精髓,意境深幽,取法聚各家之长,有宋人山川之浑雄,有清人林木之秀润,色调古雅。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作家对于大自然生活的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寻求闲云野鹤般的精神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