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诗经全文共有多少首(诗经全文多长)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4-22 20:45: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诗经》,是中国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因此,一般我们说诗经现存有305首(311减6),或取整直接说诗三百。【注1】

《诗经》作者佚名,已就是没有留下名字,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开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所以三字经里说:“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孔子曾概括《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简单得说诗经是非常质朴纯真的,好像善良、淳朴的少年时代一般。今天我们所的成语”天真无邪“,大体便出自于此。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可见,《诗经》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常说子曰诗云,便是如此,子曰就是孔子说(也可以延伸出去,是诸子说),而诗云,就是诗经里说了。

诗经全文共有多少首,诗经全文多长(1)

产生年代、创作者和传承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则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如《尚书》记载,《豳风(bīn)·鸱鸮(chī xiāo)》为周公旦所作。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由他的弟子子夏传承。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战国末年时,毛亨和他的侄子毛苌所编辑和注释的,所以又称为毛诗。毛亨学《诗》于荀子,而荀子学《诗》于子夏。

【注1】《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诗的典型特征--重章叠唱

诗经的典型特征,大概就是重章叠唱,也就是大部分内容重复,反复叹咏了。

我们以今年疫情期间出镜率很高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来举例说明。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戟jǐ,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裳cháng,下衣,这里此指战裙。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解析】

全诗三章,每行(章)只替换了三处,也就是: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同仇->偕作->偕行

这种简单的技巧,让诗句大同小异,却在反复叹咏中,让诗意一点点递进。

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战袍,那就不要说没有衣服了,是兄弟的就共用一件战袍吧。“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战斗一起,大家就急忙修整好了兵器,为什么大家能这么快克服困难呢?因为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共同抗击。

第二章,同样的,不要说外衣了,艰苦的条件下,内衣也是可以共享的,因为你我亲如兄弟!赶紧的,弄好矛戟,我们一起出发!

第三章,下衣也不要分你我了,赶紧修整好铠甲,拿好兵器,一起共同*敌!

诗经全文共有多少首,诗经全文多长(2)

这首先秦时期的战歌,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上仍然十分流行,很多穿越小说里甚至常常把它作为国歌使用。这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确实表现了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如何阅读古诗文

1、通假

在古诗文里,通假字非常常见,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据用读音或者字形相同、相近的字来代替。

如 “女还,顾反为女*彘。”(《曾子*彘》),这里的 女 就代表 汝,也就是你的意思。

还有常见的 大 通 太,反通返,见通现,说通悦,亡通无等等。我们阅读古诗文时,如果一时觉得不通,就可以想象是否是通假字。

比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不是说智叟死了,然后回答,这样的话就很灵异了,对不对?这里的意思自然是:智叟无以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意思。

回到这首诗上,与子同泽,自然不是说和你一起在水塘里滚泥巴,而是这里的泽通衣字旁的’襗‘,(注意泽的繁体是’澤‘,所以它和襗是形似的通假),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汗衫一类的内穿衣物。

诗经全文共有多少首,诗经全文多长(3)

2、文言文谓语助词,之乎者也,焉哉矣

“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气助词,另外还有焉、哉、矣等词。

我们以和与子同袍等意思相近的一段话来说明: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论语.颜渊》

这段话里,我们首先就看到了一个通假,也就是亡同无。第一句话,一个叫司马牛的人很忧愁地说道:"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就回答道: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说,’商‘【注2】听人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里的’之‘,在古诗文里的用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根据语义可以猜到,(对了,猜是阅读里非常重要的方法), 这里的之是代指,用来代替曾经从他那里听说这句话的那个人。没错,这就是之在文言文里最常见的用法,代替称呼人或物,学术上叫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处,“这”个,那个,’他‘之类的。

比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之子,是送她,于归是去成亲的意思。

从成语取而代之,就更容易理解,这里的之是代词’他‘的意思了。

再看下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里的’之‘,是”什么什么的“意思,这句话自然就是:四海的里面(也就是全天下)都是自己兄弟。

这里的’也‘,是古文里的常见语气组词,常常和者搭配使用。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的’啊‘,表示很肯定。比如“南冥者,天池也。”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南边那个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池子啊“,’者‘也有许多用法,在这里是语气词,也就是做一下停顿,然后引出下文。

最后一句”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乎‘,常用在问句中末尾,相当于“吗、么、呢”。这句就可以翻译成: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之乎者也,在古文中有相当多的用法,我们现在不一一说明,也没办法全部记下来,大致上,我们记下如下几种

之:代称他、她、它,表示什么什么的,还有记住一个表示动词,表示到什么什么地方去,如”吾欲之南海“,表示我想到南海去。

乎:相当于“吗、么、呢”等,用于加强语气。如《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者:指代,表示什么什么样的人、事、物如《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表示,自知的人。还有就是停顿,以引申一般和’也‘搭配,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常用作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如“此开卷第一回也。”

另外,

焉:相当于“怎么”、“哪里”、”什么“,多用于问句,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可用作代词,表示’此‘,’这里‘等意,如《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如’幸甚至哉‘,"美哉,我少年中国";也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如"安知鸿鹄之志哉"

3、拆字,了解汉字如何组成

裳字,古书上经常这么解释:从尚从衣,尚亦声。“尚”意为“摊开”、“展开”。“尚”与“衣”联合起来表示“展开的(下)衣”

裳就是裙,裙,早先是男子的专属,因为裙子,旁边是一个君字,表示夫君,君长,所以裙是古代汉族男子日常穿着的下衣。

诗经全文共有多少首,诗经全文多长(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诗经中最经典50首诗(诗经中最霸气的诗)

诗经中最经典50首诗(诗经中最霸气的诗)

其一《邶风·静女》静女娈姝俟我隅,寻而不见久踟蹰。方贻彤管与荑草,炜美非常意重殊。其二《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露瀼瀼,...

2024-04-22 20:40:58查看全文 >>

诗经各个部分多少字(诗经 大概内容)

诗经各个部分多少字(诗经 大概内容)

喜欢古代名著的朋友们,肯定特别想知道各古代典籍有多少字,以下是比较著名的传统著作的字数,了解字数后,可以从先读字数少的书...

2024-04-22 20:24:39查看全文 >>

最美诗经100句(诗经经典美句)

最美诗经100句(诗经经典美句)

《诗经》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里有纯真的爱情,真挚的友情,还有美丽的草...

2024-04-22 21:05:36查看全文 >>

一张图看懂诗经全集(《诗经》原著彩图完整版)

一张图看懂诗经全集(《诗经》原著彩图完整版)

长按图片,可查看清晰原图。,...

2024-04-22 20:30:36查看全文 >>

诗经大雅10首(诗经大雅目录及全文)

诗经大雅10首(诗经大雅目录及全文)

文王(10篇)《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wei文王,令...

2024-04-22 20:24:05查看全文 >>

诗经总共收集了多少首诗歌(诗经一共收录了大约多少首诗歌)

诗经总共收集了多少首诗歌(诗经一共收录了大约多少首诗歌)

在中国几千年灿若星河的文学宝库中,诗歌是其中一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瑰宝。《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2024-04-22 20:40:55查看全文 >>

一加仑水等于多少升合多少公斤(一加仑等于多少升水啊)

一加仑水等于多少升合多少公斤(一加仑等于多少升水啊)

皆食得植物蛋在上海举办试吃活动,消费者现场试吃用植物蛋做的菜肴。(皆食得供图)“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蛋品牌公司,让...

2024-04-22 20:52:38查看全文 >>

一加仑大约等于多少升(一加仑等于3.8升)

一加仑大约等于多少升(一加仑等于3.8升)

赴日旅游近年不断升温,精致而健康的日本饮食也吸引了许多中国食客。在这些美食文化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冷知识”,你都了解...

2024-04-22 20:21:51查看全文 >>

一加仑等于多少升多少公斤(一加仑等于多少千升)

一加仑等于多少升多少公斤(一加仑等于多少千升)

油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约1588年),现藏于沃本修道院导读追溯英国容量单位的由来,加仑、夸脱、品脱、坎宁、蒲式耳...

2024-04-22 20:25:27查看全文 >>

一加仑大约等于多少升水(一加仑等于多少克或者多少毫升)

一加仑大约等于多少升水(一加仑等于多少克或者多少毫升)

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的使用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市场上的净水器品类繁多,价格也是千差万别,同样都是净水器,...

2024-04-22 20:56:2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